初识绒花,是因为买了一身汉服需要搭配头饰,在网上随手翻了翻,各类精美的发饰映入眼帘,随后便入了绒花的“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先是买了一点点蚕丝线,想着随便做几朵花,能戴就行,慢慢地,又入手了夹板、鬃毛刷、大小各类剪刀,还觉得不够。线的颜色太单一,没有自己想要的颜色,于是又买了颜料,自己动手染色。做了毛绒款的绒花,又想做加扁款的,看着各类小动物造型的发簪也别致精巧,于是又买了生丝,动手做各种小动物造型,钱没赚到,光买东西就搭进去不少,果然是“一入簪坑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
制作绒花
绒花包含着中国传统非遗工艺。近几年来,人们关注传统文化,绒花也开始慢慢为大众熟知,但在历史中,因绒花为蚕丝所制,一般多供于宫廷中使用,普通老百姓很难接触到。绒花作为鲜花替代品的一种,伴随着簪花风俗的兴盛而出现。因此,簪花风俗的出现,对于绒花的起源有着重要意义。早在秦始皇时,我国就有了簪花风俗,而据大量出土实物证明,汉代簪花已成习俗。《中华古今注》中记载,秦始皇时期,妃嫔的头上就已经插有“五色通草苏朵子”,也就是后来的“通草花”,但只有文字记载而没有实物证据。一直到清朝,簪花风俗达到鼎盛,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写“宫里作的新鲜样法堆纱花儿”,实际上就是堆丝花,也就是绒花。
绒花,是绒制工艺品的统称,又称绒鸟、宫花、喜花等。中国传统的绒花是将蚕丝熬煮后染色,用特细的铜丝为心,制成不同规格的长绒条,再盘制成各种式样的花朵,供妇女和小孩佩戴的传统民间工艺品。历史上制作比较出名的有北京绒花、天津绒花、南京绒花、苏州绒花等,在制作手法上也分为南派和北派。
南派绒花的制作材料主要有蚕丝、黄铜丝,辅助材料有染料、白乳胶、防滑粉、水晶珠、珍珠等。蚕丝一般分为生丝和熟丝。生丝是没有经过处理,质感硬挺的蚕丝;熟丝是经过碱水熬煮、漂洗过后的蚕丝,手感柔软顺滑。制作时根据造型的不同而选用不同质地的材料,生丝坚挺,适合做大型鸟兽虫鱼等绒花制品;熟丝柔和,适合做各种精细的花朵造型。制作绒花的工具主要有剪刀、镊子、钳子、刷子和木质搓板等。
绒花的制作需要手艺人具备精巧娴熟的技艺,主要制作工序为炼丝、染色、勾条、传花等。炼丝是指将购买的蚕丝放入冷水中浸泡一天,之后用碱水熬煮,将其表面的丝胶煮化,再用水漂洗掉其表面的蛋白质。熬煮后的蚕丝被称为“熟绒”,具有柔和、坚挺、不易倒毛的特点。现在制作绒花很少有人自己炼丝,都是购买厂家炼好的蚕丝,直接染色使用。但制作用的黄铜丝是需要自己退火的,即在火炉上放一张铁丝网导热,防止烧制不均匀,将绑好的黄铜丝放在上面烧制,看到铜丝内外通红后就算烧好了,自然放凉后,表面有一层淡灰的颜色,用手摸起来有瑟瑟的感觉,就说明退火成功。染色就是根据要制作的绒花产品的色彩进行染色,染料一般多达几十种,浅色用冷水漂染即可,深色一般需要开水煮染,染后用固色剂固色,防止其掉色。染色后的蚕丝晾晒必须经常翻动,并使其保持绷直。晾干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勾条了,勾条又称“下料”,根据产品制作需要,把各种颜色的熟绒按照一定长度和宽度分劈成绒排,将其排匀后固定在某一器物上,然后用鬃毛刷逐条刷平、刷匀。取一根黄铜丝将其对折,一端用手捻成少许螺旋状分叉从正面夹住排匀的绒排,再将另一端合并捻成螺旋状,按照所需要的规格用剪刀将熟绒剪断,两手同时反方向捻搓绞紧,再用木质搓板进一步加工成均匀而滚圆的绒条,这道工序就是俗称的“滚绒”。绒条是制作绒花的主体材料,也是制作过程中最基本的部件。在制作花朵的叶子,鸟的翅膀、尾巴等部件时需要使用扁平状的绒条,可以使用卷发棒或者熨斗进行熨烫。搓好的绒条根据需要,用剪刀修剪成不同的形状,俗称“打尖”,再用镊子将打尖过的不同色彩、规格的绒条进行造型组合,制成立体形状的鸟兽鱼虫、花卉等,称为“传花”。最后加入配饰,一朵绒花就算是制作完成了。
作为节令用品的绒花,一年四季伴随着人们的风俗活动,为节日增添吉祥喜庆的气氛。绒花作为传统手工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俗。婚嫁喜事中新娘佩戴“龙凤喜”“白头到老”“榴开见子”等绒花;端午节时小孩佩戴“五毒”“老虎”等绒花;春节时佩戴“连年有余”“金玉满堂”“财神进宝”等绒花。人们通过栩栩如生的绒花,表达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记者: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