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至7月,日本东京共立女子大学与宁夏文物局协商筹备组建了中日联合原州考古队,在宁夏固原县西郊乡大堡村开始合作发掘。此次发掘的北朝隋唐墓葬区位于南郊“史家墓地”西侧,周围已发掘了著名的北周李贤墓和宇文猛墓。在发掘过程中,位于墓葬甬道上方紧贴第五天井北壁处发现盗洞,在盗洞内发现了墓志,这使发掘者感到十分意外,也万分激动。在未移动墓志尚不能辨别墓主人身份时,发掘者就在现场进行了初步讨论和激烈争论。按早期盗墓的规律,一般是不盗取墓志的,为什么墓志会出现在盗洞内,而且墓志位置距地表已相差甚近,最后却弃之于此呢?从保存迹象看,盗墓者在盗洞内通过脚窝踩踏出入墓室,并在盜洞壁上掏挖几个小龛用于放置墓志,采取分阶段逐层向上移动的方法。盗洞内发现了一匹基本完整的马的骨骸,仍保存一些干枯的马皮和绳索痕迹,大致与墓志重叠堆放在一起。而且志盖和志石反扣紧贴竖立,加之墓志本身重量,于是有人猜测,凭数人之力根本无法将墓志提拉上来,只有借助马的力量加以牵引。然而最后时刻,或许马亦精疲力竭,不堪重负,失足坠入洞内,盗墓者只能望石兴叹,无奈中途作罢。
田弘墓志盖 北周(557年至581年) 1995年出土于宁夏固原县西郊乡大堡村 (记者 高 磊 摄)
劫后余生的墓志令考古人员为之一振,从志石的文字内容便知墓主人是北周柱国大将军田弘。墓中还出土了东罗马金币5枚,玉钗、玉璜、玉环、玉佩、玻璃、玛瑙、水晶饰珠、骑马俑、武士俑、鸡、狗、镇墓兽等,甬道、墓室四壁及后室、侧室均绘制壁画,这无疑是北周考古的又一重要发现。其中出土的田弘墓志是一件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志盖呈正方形,举顶式,四面斜杀。顶面平整,四边先双线刻画边框,中均布宽线棋格,格呈正方形,四行,每行四字,内刻16个大字,字作篆文“大周少师柱国大将军雁门襄公墓志铭”。志石亦基本呈正方形,表面平素,经过仔细磨光,然后划成棋格,竖行36行,每行38格,文字按行书写,其余志文均按格填写,全文1341字。行文魏书体,志题为“大周持节少师柱国大将军大都督襄州总管襄州刺史故雁门公墓志”。关于田弘的记载,《周书》《北史》有传,他去世后,庾信又写《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田弘墓志依据唐纥干夫人墓志可知同为庾信撰写。墓志将他一生中大量的事件用历史典故隐喻,为厘清田弘的家世履历提供了详尽的资料,记载了田弘辉煌的一生, 将田弘的一生荣耀跃于石上。
田弘,字广略,原州长城郡长城县人也,北周柱国大将军,北周建德四年(575年)死于襄州任上,同年归葬固原,终年65岁,是北朝晚期叱咤风云的重要历史人物。魏晋南北朝时期,今宁夏固原是一个重要的区域,北魏时置原州,遂成为著名的北方重镇之一,被视为“国之藩屏”。北周时,原州设置总管府,并成为北周政权的“霸业所基”。墓志对田弘籍贯有“原州长城郡长城县人也”的详细记载,当时的长城县具体治地在今彭阳县红河乡境内,得名因战国秦长城遗存而来,从而可知,田弘是今固原市彭阳县人。
墓志总结记载了田弘的一生,他是勇冠天下的著名战将,为官45年,身经106战。他在北魏时已从武为官,历经西魏、北周两朝。他追随宇文泰参加了西魏政权的建立,积极协助宇文泰奉迎北魏孝武帝入关建立西魏政权,宇文泰将自己穿的铁甲赠送给田弘,并寄语“天下若定,还将此甲示寡人”。从此田弘成为宇文泰的亲信,因“迎奉”之功,田弘被破格加封鹑阴县(今甘肃靖远西北)开国子,赐食邑五百户,后再晋爵为鹑阳县公。之后,他率领西魏军与东魏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还南下伐蜀、征讨吐谷浑等。在战斗中,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冒死杀敌,先后身中一百余箭,破骨者九。这与他的人骨鉴定吻合,他右侧肱骨头上,有一直径约6毫米、深20毫米的小型穿洞,可能是某种尖锥状器物刺入所致。由于他屡立大功,宇文泰对文武大臣们说:“人人如弘尽心,天下岂不早定?”保定元年(561年),武帝宇文邕授田弘使持节,出任岷州(今甘肃岷县)刺史。天和六年(571年),田弘被授柱国大将军。建德二年(573年) 拜大司空。建德四年(575年)正月初三病故。四月二十五日,归葬原州。
同时墓志对田弘的族属提供了资料。田弘本姓田,累功赐姓纥干氏。纥干乃北方鲜卑之姓氏,在魏晋之时,鲜卑的诸多部落由东北向西北游徙,当时,有如弗、出连、叱卢三部,自漠北南出大阴山,在乞伏国仁五世祖佑邻的带领下,率户五千迁于夏,后居高平川。如弗即乞伏,纥干氏与乞伏鲜卑有密切关联,乞伏等四部统主名为纥干,纥干是鲜卑语,汉语的意思是“依倚”。高平川即今之固原清水河,田弘之祖可能就是随着迁徙到高平的,或出鲜卑乞伏部。北周盛行复姓赐姓,有的所谓“赐姓”实际就是“复姓”,田弘被赐姓“纥干”,寓意“依倚”,说明其忠心耿耿、尽职尽力、可依可靠。田弘人骨鉴定在种族特征上,基本维系在东北亚蒙古人种的特征范围之内。依此并结合文献史料分析,其族属为鲜卑族的可能性最大。
墓志还交代了田弘的后代,长子田仁恭(?—582年),字长贵,北周时赐爵鹑阴子。后来他跟随宇文护征战有功,被封为襄武县公,加授上开府,任幽州总管。北周末拜为柱国。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对田仁恭非常宠信,先后封他为柱国、太子太师、右武卫大将军。死后又诏赠为司空,溢“敬”。田仁恭有两子,长子田世师,次子田德懋。长子田世师承袭父亲爵位,任隋朝右武卫大将军、观国公。次子田德懋“少以孝友知名”,任隋朝尚书驾部郎、平原郡公,于大业中卒于任上。田家三代是北周和隋朝政权的开国功臣,其家族是历史上固原地区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后因再无史料记载与考古实物的发现,被湮没在了历史烽烟之中。
选自《融汇中西的丝路遗风:宁夏固原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