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付是泾源县泾河源镇底沟村村民,他还有一个身份——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泾源“赶牛”第一代传承人。他的生活离不开牛,自己养牛,带着乡亲们养牛,对“赶牛”也爱得深沉。发源于实际生产劳动的“赶牛”运动,热烈奔放、灵动翩跹,在一代代人的传承演变下,走上了更大的舞台。
于明付手绘“赶牛”长卷。
年少时,和伙伴们在山上玩“赶牛”游戏,赢家可以烧洋芋、捉黄鼠、玩打仗,尽情耍,输家只能把大伙儿的牛吆上放到天黑。直到现在回忆起来,51岁的于明付也会不由得笑出声。
夏天到了,漫山遍野的绿草野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伙伴们放牛的间隙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天怎么那么蓝,棉绸样的云朵浮在头顶,似乎一伸手就能抓到,这种无忧无虑有了游戏“赶牛”的加持,娃娃们的快乐简直要溢出天际……
于明付是个有心人。成年后,他把从小玩到大的“赶牛”场景绘成一幅长卷,并积极配合泾源县文化馆挖掘整理、总结完善,让这个在固原山区广为流行的竞技活动得到进一步传承推广。如今,“赶牛”已经被确立为自治区级、固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多次在宁夏、全国各类体育赛事上亮相并取得优异成绩。
(一)
每一项体育运动的诞生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泾源县地处六盘山腹地,独特的气候条件、水草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适宜发展肉牛产业,群众素有养牛的传统,“赶牛”正是放牛娃在野外生活实践中创造的。
放牛娃常常结伴放牧,他们总是先将牛赶上草坡,然后在坡下玩耍。可是,傍晚时分得把牛从山上赶下来回家,谁去山上赶牛呢?谁也不愿意再爬一趟山,他们就想办法选人上山赶牛。于是,大家便选择一处平整的地方,凿坑、削木,开始玩“赶牛”,输了的一方负责将所有的牛赶下山来,一项别开生面、极富趣味的体育活动就这样产生并流传下来。
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前夕,由教师、农民以及非遗传承人等20人组成的“赶牛”参赛队伍在泾源体育馆训练。
“赶牛”运动的场地很简易,空旷的草地或麦场上都可以进行。场地面积一般长、宽各15米左右;中间挖一个长、宽各40厘米、深20厘米的窝,称为“牛圈”;边沿距“牛圈”5米处再挖若干个小窝,距离相等,窝的多少根据参赛人数而定,每窝一人。“赶牛棍”用根部带弯度的嫩木制成,棍头凸面部分比较坚硬,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击打。“牛”则用的是直径10厘米见方的木疙瘩或石头。
比赛时,参赛人员把“赶牛棍”扛在肩膀上排成一队,先比赛扔“赶牛棍”,扔的距离近的为“赶牛”人,亦为攻方,其他人为守方。攻守双方开始在场上你追我赶、激烈角逐,把“牛”往场地中间的窝里赶,称为“牛进圈”,若赶进圈则为胜方;守方人守住各自小窝的同时还要把攻方赶进来的牛往出赶,如若守方丢失了自己的小窝,则成为新的“赶牛”人……15分钟的比赛中,吆喝声、追逐声此起彼伏,场上气氛激烈紧张、快乐活泼,令人回味无穷!
一场“赶牛”,每名队员都身兼两个任务——赶牛、占窝。“大家既要赶牛也要占窝,如果牛没赶进圈还把窝丢了,就算输了,体力跟不上会输、思想不灵活也会输。”于明付介绍,不受场地限制便于开展、规则简单易学、内容健康活泼,还能锻炼身体,这也是“赶牛”能在民间流传下来且备受喜爱的原因。
(二)
目前,泾源县有3名“赶牛”传承人,分别是自治区级传承人于明付,固原市级传承人王文清、伍文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不遗余力地为“赶牛”的传承发展做着努力,抢救整理遗存下来的“赶牛”老物件,对其棍法、表演形式等进行创新和重新编排,让其更具观赏性和竞技性。
今年11月22日至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泾源县以“赶牛”为基础创作的《抽老牛》代表宁夏参赛,获得竞技类项目二等奖。这支由教师、农民以及非遗传承人20人组成的“赶牛”参赛队伍,已经是第四次代表宁夏参加全国性的体育赛事。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赶牛”项目加入了棍法表演,即在正式比赛开始前,队员们先展示各种棍法,抽棍、拨棍、抡棍、戳棍……一套行云流水的棍法表演,提高项目整体观赏性的同时,也为全国观众展现了宁夏各族群众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十一月二十二日至三十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泾源县以“赶牛”为基础创作的《抽老牛》代表宁夏参赛,获得竞技类项目二等奖。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本是山里放牛娃为改变单调贫乏的生活所创造,如今变成了一项具有民族特色的群众性、竞技性文娱活动。早在2011年,“赶牛”被挖掘整理后首次亮相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就获得了表演金奖。只要一出场,“赶牛”永远是最耀眼的项目——2010年参加宁夏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表演银奖;2015年参加宁夏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表演银奖;2015年参加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表演金奖;2019年参加宁夏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表演银奖;2019年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表演金奖……
(三)
于明付说,村里比他年龄大的人或者和他同龄的人,几乎都会“赶牛”。
娱乐活动缺乏的年代,到了农闲和年节的时候,玩一场“赶牛”真是酣畅淋漓。空地上、打麦场上欢声雷动,十几人挥棍追赶、嬉闹竞技、斗智斗勇,场面好不壮观,“赶牛”技巧好的小伙还能赢得姑娘的青睐……现在,于明付心存忧虑,村里的青壮年大都外出,组织一场“赶牛”比赛十分不容易,除了在大型体育赛事上大放异彩,要真正让这项民间体育活动得到传承和发扬,还得花费大气力。(记者:李 慧 李 兴 马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