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演出点燃西吉烟火气
6月22日,雨丝笼罩西吉。安万剧院携手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窦凤琴,在露天篮球场上唱响《忠保国》。台下观众雨衣加身,伞花如林,公园被围得水泄不通。这场面,是西吉人期盼已久的秦腔甘霖,不仅点燃了西吉的文化热情,更以“秦腔+经济”的创新模式,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新乐章。
西吉不缺秦腔血脉,却多年难觅顶尖演出。当大城市剧场醉心先锋实验时,这里的老戏迷仍守着收音机重温《铡美案》。“唱的都是咱从小听的戏。”68岁的马大爷抹着眼角感慨。

6月23日,西吉县篮球公园内锣鼓铿锵,“寻找安详戏韵秦腔”展演在此精彩登台。戏迷从四面八方涌来,现场人头攒动,观众热情高涨,只为共赴这场秦腔文化盛宴。本报记者李兴摄
安万剧团精准捕捉了这份乡土情结,舞台就搭在露天篮球场,曲目清一色《忠保国》《兴汉图》等老戏。老戏迷闭目击节,年轻人举手机直播,这是传统与现代在此的奇妙交融。
安万剧团的成功,暗合文化传播的新法则。他们守正创新,坚持宽音大嗓的秦风秦韵;向下扎根,将舞台搭在县城广场、田间地头;更借助流量反哺,通过网络平台直播吸引粉丝,助力本地特产销售。
西吉县迅速复制这套逻辑,借秦腔演出人气,创新推出“看安万秦腔·品西吉珍鲜”农文旅融合展销。320个免费摊位环绕演出场地,西吉特色农副产品与各地美食争奇斗艳:六盘山牛肉、西吉马铃薯与驴肉火烧、叫花鸡同台飘香,演员与观众共享“西吉好物”,秦腔舞台变身热闹的“烟火市集”,不仅带来了味蕾享受,还激活了本地经济。本地商户马旭东欣喜地说:“这样的活动实实在在带动了生意。”来自陕西省宝鸡市的商户邓培强也感慨:“感谢西吉提供的机会,让陕西美食走进这里。”
在热闹的演出背后,更有温暖人心的故事悄然上演。演出首日,一名同样患有先天性血管瘤的男孩在母亲陪同下找到安万。看着男孩布满血管瘤的面庞,安万红了眼眶。他给男孩看自己过去的照片,哽咽着鼓励:“首先要学会坚强,不要去管别人怎么说,好好读书。”昏暗的后台里,两个被同一种苦难刻过的人彼此泪目。

安万剧团演员们表演气势恢宏的秦腔《金沙滩》,他们以扎实深厚的功底,将剧中人物演绎得淋漓尽致。本报记者李兴摄
“戏台是暂时的,但咱西吉人这股热乎气,能暖热黄土高原的每个角落。”谢幕时,安万高喊。
何以安万?一个用秦腔直面命运的脸谱战士;何以西吉?一片以真诚托举草根艺术的厚土。
这场为期5天的演出终会落下帷幕,但秦腔与乡土的深情相拥让人们看到:尊重百姓审美,文化才有生命力;扎根产业土壤,歌声方能传得更远。当安万的唱腔随六盘山风传遍田野,这座小城正以独特的文化魅力,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记者:闫蓓 马强 李兴)
相关新闻
-
泾源首批50名乡村“CEO”学成归来:为“牛菌蜂”精打细算 给村集体谋划长远
[2025-10-28]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 雨中抢出粒粒粮 固原市超七成秋粮已归仓
[2025-10-21] -
脱贫这些年丨“牛产业”托起群众好日子
[2025-10-15] -
上金村分金
[2025-09-26] -
一地多收 四季生金
[2025-09-25] -
蒿店古村落:修缮焕新颜 传承续文脉
[2025-09-25] -
早起赶固原丰收大集
[2025-09-22] -
甜了企业 富了农民——泾源县中蜂产业“酿”出乡村振兴新愿景
[2025-09-19] -
闽宁协作助宁夏泾源:小菌菇撑起大民生
[2025-09-17] -
“黄金叶” 托起乡村共富梦
[2025-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