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为伴丨《食南之徒》
《食南之徒》是马伯庸2024年全新长篇历史小说。书中主角是一位贪吃的汉使名叫唐蒙,西汉“吃货”唐蒙来到饕餮圣地南越,未曾想卷入南越宫廷斗争之中,时局波谲云密,他能信赖的只有美食,能够破局的也只有那颗追求极致美食的心。但没有人想到,唐蒙敏感的味觉竟然拓展了大汉对中华版图的认知……
一本小说,往往会带上作者的某些影子。唐蒙对食物的好奇心,和马伯庸很像。因为家庭的关系,马伯庸转学的次数特别多,从小到大转过十几次学,天南地北都去过了,自然也就见识了各地美食。他曾不止一次评价道,“我也是个‘吃货’”。
“美食是中国人最大的公约数,所有人见了面之后,不管你是什么地方的人,至少聊起好吃的,是大家都认同的话题。”马伯庸说,有一种说法是能吃到一块,就能做朋友。马伯庸把爱吃的人分为“美食家”和“吃货”,一样的食物摆在面前,美食家会把它的用料、典故等等原原本本讲完;“吃货”未必能说出些门道,但肯定极其享受“吃”的过程。通过吃,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性格,在文艺作品中,美食核心传达的是人的情绪,乃至命运。
从《显微镜下的大明》账本上的数据,到《食南之徒》里的一道美食,马伯庸始终延续着一以贯之的写作脉络:透过历史长河中的微小之物,剖析人心世情。他曾经描述过这种写作方法,就是“在历史缝隙中寻找可能性”,而基本的写作逻辑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意思是这件事可能没发生过,但历史上这个人干得出这样的事。马伯庸说:“我写历史小说追求的并不是所谓完全真实的历史,而是符合逻辑的历史。”比如写食物,马伯庸发现,历史上对食物的记载并没有那么多,但字里行间一定会有一些食物对人的影响。像《鸿门宴》中,就是通过“吃”体现樊哙的性格特点:豪爽、大气,什么都不怕。
美食不会骗人,每个人在它面前,都会露出本性。(推荐人:张 璐)
相关新闻
-
“科普小达人”展风采 固原市科技馆开展第二届小小讲解员大赛
[2025-07-31] -
我市举办“青思享·青廉说”年轻干部理论宣讲比赛
[2025-07-30] -
“六盘星火 创意新程”数智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宁夏师范大学举行
[2025-07-28] -
欧家洼的红梅杏
[2025-07-24] -
书香为伴|《活 过》
[2025-07-18] -
讲述|我的南门菜市场
[2025-07-18] -
《泥潭》——“将生活淬炼成传奇”
[2025-07-11] -
南寺巷社区暑期公益课堂走进固原博物馆
[2025-07-10] -
人物丨宋彩红:从钢笔淡彩到葫芦生花
[2025-07-09] -
书香为伴 | 《文明之旅》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