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原无高峰”之题如何破? 宁夏文学界“达人”西海固文学座谈会上对话
固原市西吉县木兰书院通过“作家带农民作家、农民作家带农民”的方式,辐射带动了30多个村庄300多人成为文学爱好者,更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正是木兰书院在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方面的有益探索,让木兰书院创办人史静波受邀在9月5日举行的西海固文学座谈会上发言。
这是继“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实践:西海固文学现象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之后,就西海固文学现象而进行的又一场深度对话。多名文学界人士、农民作家、文学爱好者等纷纷围绕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西海固文学,为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区贡献力量建言献策。
西海固文学座谈会在西吉县举办。
在西海固这片土地上,文学是生长得最好的庄稼。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的西海固作家有300多人,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000多万字。宁夏有中国作协会员138人,西海固地区占了50人,作品多次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重要文学奖项。
宁夏作协副主席、固原市文联副主席马金莲的长篇小说《亲爱的人们》,被评为2024年度中国好书,最近获得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对于马金莲来说,把故土视为文学母题来书写,是一条永恒之路,“我在写我的西海固,相信西海固的文学精神会影响更多人,感动更多人。”
宁夏作协副主席、固原市文联副主席马金莲作交流发言。
而为繁荣发展西海固文学,西吉县计划实施文学攀峰、筑基、育苗三项计划;推行全民托举、全民阅读、全民写作三个全民;落实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新乡土文学创作、西吉文学数字化传播三项行动。这“3个三”吸引了与会者的目光。
宁夏作协主席团委员、文艺评论家、宁夏大学教授王琳琳则提出,AI推动文艺发展与社会变革,“但现实的丰富与精彩是文学创新的唯一源泉,只有扎根生活,用真挚且具有草根话语独特性的作品,方能挑战时代的快速发展。”
当天座谈会提出,西海固文学正处于破茧蝶变,从高原到高峰、从一域到全局的突破阶段。广大作家、文学爱好者应紧扣时代脉搏,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展现西海固文学的新气象。
相关新闻
-
书香为伴丨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2025-09-12] -
“有高原无高峰”之题如何破? 宁夏文学界“达人”西海固文学座谈会上对话
[2025-09-06] -
永不褪色的红色信仰
[2025-09-05] -
口弦 | 九三阅兵感怀(词两首)
[2025-09-05] -
口弦丨诗词里的民族文化与记忆——读陈毅元帅诗《卫岗初战》
[2025-09-05] -
口弦丨坐标
[2025-09-05] -
口弦丨江桥枪声——致“江桥抗战”
[2025-09-05] -
3年3万公里 固原夫妻勇追音乐梦
[2025-09-04] -
团结起来,六盘山的历史回响
[2025-09-03] -
校园沃土育出爱国之花
[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