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咱老百姓点个赞丨黄土地上的“百灵鸟”飞向全国
每周三夜晚,当西吉县城渐入寂静,西吉中学音乐楼的灯总是亮着,如一座灯塔,温柔照亮每一个放声歌唱的夜晚。这歌声来自西吉中学合唱团的孩子们。合唱团成立12年来,每周三晚都是孩子们固定练习的时间,靠着这一句句地练习,一晚晚地歌唱,孩子们从西吉县走了出去,走向了全国舞台。
2019年11月24日,深圳音乐厅。
一束光温柔落下,照亮了48张年轻的脸庞。合唱团的孩子们身穿略显宽大的校服,眼里却盛着整片星海。当《九儿》的旋律响起,那些被黄土地抚摸过的嗓音,清澈、辽阔,如清泉般流淌,浸润了每一位观众的心。
那一刻,没有山区与城市之分,人们只听见了歌声,和歌声里住着的灵魂。那一次,他们捧回了全国中小学班级合唱展示活动一等奖。多年后再忆起这段经历,西吉中学副校长闫彩宁依然形容那场景让自己终生难忘:“当时走台的时候发现参赛的合唱团水平都很高,队员和老师很专业,我们的孩子到了那儿,有些傻眼。”出发前,学校给每人发了一套新校服,孩子们可高兴了,而到了比赛现场,看到的却是其他代表队将校服舞台化、艺术化。“有些孩子的校服没经过调整,还有些宽松、有些长。比赛前一晚,孩子们感到了压力。”闫彩宁说,当时老师们不断给孩子们鼓舞打气,孩子们也很争气,他们说:“出来一次不容易,又是国家级的比赛,我们一定不能给学校丢脸、给宁夏丢脸。”
说起这段经历,闫彩宁几度哽咽。这位有二十多年教龄的音乐教师深知,在这片土地上,孩子们能走进教室、握住麦克风、追寻音乐梦,有多么不易。
2013年,西吉中学合唱团在一间普通教室里成立。没有专业音响,没有华丽舞台,只有一群眼睛发亮的孩子和几位坚信“音乐能带他们走得更远”的老师。
孩子们大多来自农村,连最简单的乐理知识都要从零学起。但他们有梦,那是黄土地上最倔强的绿色。不会识谱,老师们便一句一句地教。找不准音,师生便一起一个音一个音地磨。孩子们仰着脸,眼神专注而清澈——那是梦想照进来的样子。
就这样,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从县里唱到市里,从自治区唱到全国。2015年,合唱团获全区中小学艺术展演合唱二等奖。2019年,一举斩获全国中小学班级合唱展示活动一等奖,同年,包揽固原市、宁夏乃至全国多项比赛冠军。今年,合唱团再获全国第八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声乐一等奖。
一路走来,他们像一群踩着荆棘追光的少年,手拉着手,从未言弃。荣誉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千百遍地重复,无数个清晨与深夜的交替。没有人喊累,没有人离开。因为他们知道,身后不仅是彼此紧握的双手,更是共同的信念和炽热的理想。因为他们相信,星光不负赶路人,那些坚持与努力,终将汇成照亮未来的光芒。
他们唱《大漠之夜》,苍凉悠远中尽是故乡的风;他们唱《青春舞曲》,轻盈欢快里扬起少年的衣角;他们唱《九儿》,深情婉转处道不尽万千故事;他们唱《如愿》,温柔坚定中接住新时代的期望。从CCTV-7农民春晚到央视“心连心”艺术慰问演出……他们用歌声,让故乡被更多人记住。
那些曾站在队伍里青涩害羞的孩子,有的考上音乐学院,有的回到家乡成为音乐老师,有的走入各行各业……合唱团的经历,如一粒种子,在他们生命中生根发芽,长成了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又一个周三夜晚,歌声依旧从音乐楼传来。新一批入团的孩子唱起了《如愿》,他们的声音如清泉,涤荡人心。
灯光下,指导老师眼角有泪光闪烁。他们望见的,不只是眼前这一批孩子,更是许许多多已经从西吉飞出去的“百灵鸟”,正在更辽阔的世界里,继续唱着歌。
这些从黄土地里长出来的声音,终将穿过山河、越过人海,抵达所有相信梦想与希望的心灵。只要有梦,哪里都是舞台。(记者:马 瑞)
相关新闻
-
为咱老百姓点个赞丨黄土地上的“百灵鸟”飞向全国
[2025-10-17] -
“六盘高峰”纪念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90周年主题摄影展亮相固原
[2025-10-16] -
书香为伴 | 重生
[2025-10-10] -
讲述 | 海子峡
[2025-10-10] -
马志兰的文学梦
[2025-10-10] -
宁夏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开展科技服务公益活动
[2025-09-28] -
固原选手荣获全国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三等奖
[2025-09-26] -
固原博物馆七年打造56期研学品牌活动 惠及师生上万人次
[2025-09-24] -
书香为伴丨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2025-09-12] -
“有高原无高峰”之题如何破? 宁夏文学界“达人”西海固文学座谈会上对话
[2025-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