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捧着“金饭碗”要饭吃,到山水相依共享“全域旅游饭”,农家人的账单里,写满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秋日的泾源县泾河源镇冶家村,林木斑斓,云雾缭绕,风景如画。来自国内外的大学生们在这里写生绘画,碰撞灵感。
“我连续3年带学生来采风作画,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一年一个变化。”10月13日,银川科技学院美术系老师张巍说,学生们一致认为这里人美、景美、恬静、诗意,非常适合艺术创作。
村庄里,经营着农家乐的村民们兴兴头头招呼着四方游客,忙碌并快乐着。
农家人的账单里,记的是收入,折射出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游客在杨岭村尽情游玩、释放心情。
人生故事的改变,缘于一场洪水
不了解冶家村历史的人,常误以为这个小村庄的美丽来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其实,十几年前的冶家村,山上光秃秃的,进出村庄只有一条土路,几只鸡、几只羊、一两头牛,就是农户一家的主要财产。
“为了改善生活,大伙到山里砍毛竹绑扫帚变卖,挣点零花钱。”在六盘山下生活了半辈子的村民冶德玉,清晰地记得当时的生活情景。
没有闲钱买煤,山上的树木成了农家人烤火做饭的燃料,上山放养牛羊,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2005年夏季,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裹挟着山泥翻过渠道,冲进农家,水没过炕头,冲走了家畜。
“一下大雨就会引发泥石流,到了雨季,总担心发洪水。”冶德玉心有余悸地回忆,他说,乡亲们并没有意识到,洪灾是因生态环境被破坏造成的,大伙只是单纯地想办法搬离。
2007年,冶家村在距离老村南侧的泾河岸边找到一处地方,修建了“安置点”,将受灾最严重的35户村民迁到此。
虽然搬了家,但生活质量却没有多大改善。当时,六盘山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政策,严禁牛羊上山,村民不能像以前一样进山伐木、放养牛羊。
如今的冶家村背靠青山、面临绿水、云雾缭绕,犹如画中一般。
“没地方放牧,靠圈养牛羊成本高,只能另想法子。”冶德玉寻思,再也不能按照老方式生活了。
“我们离景区近,能不能发展农家乐?”为了寻找生计与生存之间的平衡点,时任冶家村村委会主任兰生秀提出开办农家乐、发展旅游产业的建议。
冶家村位于泾河源头,紧挨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龙潭自然风景区,开办农家乐优势明显。
“投入那么多钱,办不成咋办?”“饭菜做得不好,游客不来咋办?”村民们顾虑重重。
那时,村民搬家大多掏空了家底,再出资办农家乐,确实很困难。
兰生秀找到思想比较活跃的冶三成、冶德玉、冶银龙等人,一起领头开办农家乐,给村民们做示范。
在外闯荡见过世面的冶三成率先腾出自家的几间房办起了农家乐。
就这样,冶家村的首批农家乐开了6家。
冶家村举办农家乐厨艺比赛,相互学习提高烹饪水平。
“第一年收入就上万元,相比以前年收入几千元,已经很高了。”冶德玉说,这让许多观望的村民看到了希望,纷纷效仿。
冶三成靠7间客房招待游客,第一年收入3万元,相当于种地三四年的收入。于是,他给自己定了新目标,每年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扩建农家乐。至2020年,他的“巧媳妇农家乐”已经拥有16间客房、35个床位,可同时接待150人就餐。
“最多时一天有130多名游客。”今年前10个月,冶三成的农家乐接待游客2万人次,收入30万元。
“要不是那场暴雨,我们可能还在山上守着田地过穷日子呢。”冶三成感慨道。
16年间,在冶德玉、冶三成等人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经营农家乐、民宿,并逐渐在宁夏旅游界闯出了名气。
手捧生态“金饭碗”,吃上了“旅游饭”
走进冶家村,红色的瓦房,清澈的流水,宽敞的柏油路……村庄背山临水,云雾缭绕,似在童话中一般。
“大伙响应政府号召上山种树,改善生态环境,自觉参与村庄环境整治、开展垃圾分类、建设花园、果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冶家村党支部书记马万红说。
当地群众发现,游客大都冲着怡人风景而来,这让他们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没有人为破坏,山上植被越来越茂密。现在,下雨也不再担心发洪水了。”马万红说,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附近的山林得到了“休养生息”。
2011年以后,流经冶家村的泾河水,从洪水泛滥变为四季常清,为宁夏中南部百万人提供安全饮水,成为陕甘宁3省区18县800多万人的水源。
借助生态优势,冶家村破浪前行,完成华丽蜕变,旅游业越做越旺。
美丽村庄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前来品鉴。
在冶家村新村发展农家乐和民宿的同时,老村的发展也被提上日程。老村保留着过去的样子,土桥黛瓦、木门格窗……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今年,冶家村争取3000万元,对新老两村的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对老村庄进行传承保护,挖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打造红色美丽村庄,留住岁月、记住乡愁。
老庄新村交相辉映,现代传统串起历史文脉。
清澈的水系、葱茏的树木、浓烈的乡村味道,使这里成为游客记忆中的家乡。
“老村庄的元素多、有味道,也是大家偏爱这里的原因。”带学生在此写生的美术老师张小莉,看着眼前一砖一瓦、一枝一叶有感而发。
落与生、旧与新在老旧院落重叠,成了艺术生眼中的“宠儿”。游客则可以徜徉在田野乡村,观看云雾舒卷,感受乡村的欣欣向荣。
“现在,农家乐是全村的支柱产业,135户村民经营农家乐,户均收入8万元以上,旅游产业创收占村民总收入的80%。”马万红说。今年,冶家村已接待游客20.9万人次,收入809.69万元;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接待游客1.31万人次,收入57.44万元。
2018年10月,农业农村部将冶家村推介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0年8月,冶家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2022年,冶家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一块块“国字号”牌匾高高挂起,越来越多的村民手捧生态“金饭碗”,吃上了“旅游饭”。
村民是画中人,也是执笔者
随着旅游的火爆,到冶家村游玩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村里的青年开始返乡创业。
针对年轻游客需求,返乡青年马卫平与冶家村联合打造泾水北岸露营地,白天打卡拍照、晚上开篝火party、夜间观星赏月。
如今,六盘山下越来越多像冶家村一样的村庄,演绎着新时代的“绿色变奏曲”。
返乡青年于玉龙在兴盛乡新旗村投资建设龙园生态旅游观光园,主打僻静、清幽招牌。
“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特色康养,文人墨客在这里,不仅可以观赏雾气缭绕的山林景色,还可以得到我们提供的笔墨纸砚,尽情挥毫。”于玉龙说。
绿色的生态画卷,农民是画中人,也是执笔者。
泾源县将政府决策与农民期盼精准对接,搭建包容开放的舞台,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美丽杨岭村已发展成当地新的乡村旅游景点。
大湾乡杨岭村有一个乡趣和时代感交织的“杨岭生态园”,这里有书籍、电脑、茶艺、讲堂,成为返乡青年学习和交流的地方。
“以前,大家只关心自己的眼前事,随着生活环境条件变好,现在更感兴趣国事、天下事,这样大家才能走得更远。”杨岭生态园创建者刘建仁说。
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杨岭村曾经“种一料子,收一帽子”,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村民内生动力不足。
近年来,杨岭村突出“乡土、乡情、乡味”的设计理念,对现有村庄、民居、环境、景观进行改造提升,村子脱胎换骨。
刘建仁和好友马克明看中了杨岭村的好山好水,投资1200万元打造集休闲旅游、特色民宿、设施农业、研学教育为一体的杨岭生态园。
“在这里,呼吸着天然氧吧的清新空气,喝着来自泾河的纯净水,品尝着我们养殖的优质泾源肉牛,美得很!”刘建仁与南方某餐饮企业签订了高端雪花牛肉销售合同,带着老百姓进行肉牛“定制养殖”,一头牛可多卖5000多元。
生态园“联农带农”,让村民在家门口务工赚钱之余,通过养牛羊、开办农家乐致富增收。
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全村总计接待游客15万多人次,销售收入216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万元,较2016年的6160元翻了一番。
翠绿的梯田、宽阔整洁的广场、错落有致的屋舍、文艺清新的生态花园……这个昔日冷清的小山村,把风景变成了“钱景”。
从冶家村到杨岭村,都生动诠释着“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深刻内涵,呈现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代农村新画卷。
【相关链接】
曾经的泾源县一度被外界戏称为“鸟语花香饭不香”“捧着金饭碗要饭吃”。近年来,泾源县转变发展思路,主动承担起建设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持续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分利用宝贵的自然资源,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让人民在好山好水的环境下过上好日子。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末的33.5%提高到现在的42.24%,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今天的满目青翠,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5%,泾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2021年10月,泾源县被确定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基地,良好生态赋予泾源县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今年1月至10月,全县共接待游客105万人次,收入8.2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50.4%。
【短评】
好生态孕育好生活
小村庄藏着发展大逻辑:从山上光秃秃到植被越来越茂密,从砍毛竹、卖扫帚到在宁夏旅游界闯出名气,我们见证了冶家村的美丽“蝶变”,冶家村也成为我区不遗余力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生动注脚。
理念一变天地宽。乡村要发展,不能走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老路;乡村要振兴,就要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路。尤其是当前,良好的生态已然成为各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和优势。就拿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来说,全区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58.7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48.40万元,以有力的数据再次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深刻道理。
好生态就是生产力,好生态孕育好生活。着眼当下,我们要向冶家村和杨岭村取经,厚植生态发展优势,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将“绿色资源”转化为“乡村旅游+”的增量,让绿水青山浸润出更加红火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