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载行医路见证医者仁心
从“小路医生”到“路院长”,称呼在变;从青春年少到两鬓微霜,岁月在流。医生路金毅扎根基层35载的故事,从简单又坚定治病救人的理想开始。
少年时期的路金毅,最深的记忆是兄长肩挎药箱的背影。无论刮风下雨,兄长总拄着一根磨得油亮的木棍,翻越陡峭山梁,深一脚浅一脚地去患者家。那个奔走着治病救人的身影,烙在路金毅的心底、埋下种子,他也要成为守护乡亲生命健康的医者。
1991年,路金毅从当时的固原地区卫校毕业,毅然选择回到老家高台乡的卫生院工作。卫生院只有4名工作人员,村民看病缺医少药。“那时没有电话,传信全靠人跑腿。”路金毅回忆道,村民看病要翻山越岭走十几里路,有的只能把病人放在板车上拉来。更多时候,是他背着一个小药箱,装着最基础的口服药和静脉注射剂,带着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老三件”,独自翻山越沟三四个小时上门问诊。“只要药箱里有药,我就一直留在村上。”昏暗的灯光下,路金毅守着高烧不退的孩子、陪伴气息微弱的老人,沉甸甸的责任和对医疗资源匮乏的无奈,都压在他肩上。
1993年秋,患者毛久苍耕地时被犁具划伤脚踝,3天后到乡卫生院时伤口感染红肿,伴有低烧。路金毅知道病情的严重性,立即处理伤口并力劝其尽快转上级医院接种破伤风疫苗。但因经济困难和交通不便,毛久苍未能转院。两天后,毛久苍高热、抽搐、吞咽困难,路金毅协助其家人紧急送毛久苍去当时的固原县医院就诊,经过两个月救治,毛久苍才转危为安。毛久苍的经历让路金毅意识到在缺医少药的乡村,预防比救治更关键。毛久苍成了他开展预防保健宣传的“活教材”,路金毅利用每一次出诊和村民聚集的机会,一遍遍宣讲,增强村民的健康防护意识。
1994年对路金毅和村民而言,是飘散着草药香的一年。
村庄里的村民常见病仅靠有限的西药难以应对,路金毅争取到宝贵机会,进入原固原县卫生局组织的在职中医班进修。这一年,他学习中医理论、钻研经络穴位、苦练针灸技艺。学成归来,路金毅手中的“老三样”增添了银针这个“新伙伴”,药柜里也存放着常用的中草药饮片。温针疗法祛风湿、草药外敷减肿痛、推拿调理解疲劳……村民有了新的治疗选择。
2003年,路金毅被调到当时的原州区甘城乡卫生院。当年“非典”肆虐,卫生院人手捉襟见肘。仅有的两名50多岁的医生体力有限,3名女同事家中有幼儿牵绊。面对通往乡里的交通要道盘河路口急需设立24小时检测点的重任,路金毅主动请缨驻守。缺乏防护物资,他便利用医用纱布,连夜剪裁“纱布口罩”,用白布缝制简陋防护服。就这样,路金毅穿着自制“战袍”,戴着厚纱布口罩,连续40天日夜驻守路口,守护一方百姓安全。因表现突出,他被评为了“抗击非典疫情优秀共产党员”,路金毅胸前的党员徽章在一线熠熠生辉。
2006年至2018年,路金毅先后辗转原黑城镇卫生院、开城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院。对他而言,学习是贯穿这十几年的主旋律。面对时代发展和村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路金毅知道仅凭过往经验还远远不够。他在工作之余继续埋头苦读,啃教材,钻研新知识、新理念。同时,在政策支持下,他积极奔走协调资源,为诊室添置辅助检查等设备,推动医疗设备迭代升级。
“基层医疗要发展,不能只靠‘老办法’。”带着这份认知,2021年路金毅到原州区三营中心卫生院任职。他敏锐地意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卫生院必须突破传统思维,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恰逢国家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路金毅带领全院职工进行全方位提升,在医疗质量管理上落实核心制度;在管理服务上推行规范化操作和人文关怀;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则主动下沉。半年时间就让三营中心卫生院成功达到“国家推荐标准”。2024年,他再次积极牵头,推进三营中心卫生院区域医疗分中心建设,引入上级医院专家坐诊,搭建远程会诊系统,并推动区域内检验、影像等资源共享互通,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诊疗资源。如今的三营中心卫生院焕然一新,门诊大厅秩序井然,特色科室一应俱全,家庭医生签约率从2020年的55%提升至2024年的78%,患者满意度达96%以上。
面对“快退休了,何必这么拼”的劝说,路金毅说,只要在岗一天,就要对得起这身白大褂,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从手握“老三样”的青春小伙,到引领基层卫生院发展的院长,在基层医疗的星河里,路金毅默默散发着温暖的光。(记者:王文莱)
相关新闻
-
自治区第九次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在固开展
[2025-08-26] -
赛事节会点亮夏日固原
[2025-08-26] -
从六盘山到珠江畔固原特色农产品“南下记”
[2025-08-26] -
宁夏聚力打造八大特色旅游业态
[2025-08-26] -
遇见冶家村:青山叠翠处 烟火满庭堂
[2025-08-26] -
宁夏出台3个针对性政策举措,加速释放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
[2025-08-26] -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第三届固原百人百公里越野接力跑活动鸣枪开跑
[2025-08-25] -
宁夏出台新政 规范“草光互补”“林光互补”光伏项目生态监管
[2025-08-24] -
全区肉牛精深分割加工培训班在泾源县举办
[2025-08-22] -
全区五十九名工会干部在六盘山干部学院“充电赋能”
[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