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固原日报》已默默陪伴我度过数十载春秋,其间的芳香与温情,悄然无声地滋养着我的心灵,成为我眼波盈盈处最温暖的回忆。
许多年前,《固原日报》还叫作《固原报》。那时,在固原民族师范学校求学期间,学校的阅报栏上总会定期展示最新一期的《固原报》。我常常伫立在阅报栏前,沉醉于那些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文字。透过文字,我似乎能感受到作者们盈盈的眼波拂过我的脸庞,看到他们亲切的笑容向我绽放,仿佛有无数温暖的手掌向我伸出,我甚至能感受到他们热烈而有力的心跳……石舒清的作品充满禅意,郭文斌的作品空灵飘逸,王怀凌的作品清新脱俗,杨建虎的作品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在这些熟悉的名字中,还有朱世忠、朱进国、张继业、邹慧萍、苏喆等老师的佳作,他们的文字如同甘露滋养了我少年时干涸的心田。彼时,这份报纸对我来说无异于一座精神的宝库,给了我最初的文学启蒙。
1995年4月25日,我的处女作《心境》刊登在《固原报》上。这篇作品的灵感源于与一位志同道合的好友长时间的交谈。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开始尝试探讨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动力,并在文中袒露了青春期的困惑与思考。从那一刻起,我对文学的热情被彻底点燃,自此踏上了一条不懈追求文学梦想的道路,心中开始怀抱自己的文字在未来某一天能够更加闪耀的愿望。
从青涩少年时代到如今步入不惑之年,《固原日报》始终是我抒发情感与表达思想的重要平台。过去20年间,我在《固原日报》上留下了50篇(首)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散文、诗歌、评论等多种体裁,占据了我所有公开发表作品的三分之一。这些作品的核心主题无一例外地围绕着“爱”。
初中时,我饱受胃痉挛之苦,疼痛难忍时,常常痛哭打滚,而每次痛苦之时,母亲总是陪在我身边,一同落泪。记得一个冬日,弟弟玩耍时鼻腔内的毛细血管突然破裂,鲜血不止,母亲的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连绵不断地滑落。姐姐16岁远嫁他乡,母亲更是用被子蒙住头,连续哭泣了三天三夜。在我的成长岁月里,无数次见证了母亲的眼泪,每一滴都像是锋利的刀片,深深地切割着我的内心。母亲的泪水,不仅是她个人的情感宣泄,更承载着我们全家人的忧愁与辛酸,以及她对我们无尽的关爱。
直至一天夜晚,借着皎洁的月光,我注意到母亲满头的银丝,回想起母亲半生所经历的种种苦难,不禁泪如泉涌,提笔写下了组诗《用我中年的目光梳理你的白发》。这首诗经过多次精心打磨,最终于2016年6月27日在《固原日报》上发表。随后,这组诗还被《天津诗人》收录,并入选《中国百年诗人新诗精选》。此后,我又在《固原日报》上发表了回忆父亲的文章《打铁时光》,发表多篇关于家庭情感的作品,如《温暖的饭桌》《女儿的艺考之旅》等,每一篇都凝聚了我对家人的深厚情感。
当然,我最常写作的还是教育题材的作品,诸如《蹲下来吻你》《一星灯火亮深壑》《良言一句三冬暖》等十多篇文章,这些作品中充满了我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它们不仅表达了我对党的感激之情,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也展现了我对孩子们的悉心关怀与教育点滴。
回顾过去的时光,每一次心潮起伏,每一份深情厚谊,几乎都与《固原日报》紧密相连。这份家乡的报纸,成为我文学之路的起点,引领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同时,我也荣幸地成为宁夏作家协会和宁夏评论家协会的一员。《固原日报》不仅记录了我生命中的光辉瞬间和重要历程,更是一路芬芳,始终不离不弃地陪伴着我,见证我的成长与蜕变。
在文学这条蜿蜒曲折的小径上,我始终未曾停歇探索的脚步。作为一项爱好,作为自我灵魂的一份安顿,我从未放弃前行。这一切,皆得益于《固原日报》赋予我的最初动力。它不仅是开启我文学之旅的第一站,更是推动我不懈前进的源泉。
回首过往,每一步成长的足迹,《固原日报》都默默陪伴;每一次心灵的飞跃,都有它的见证。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又像一位良师益友,不断给予我鼓励和支持。我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和《固原日报》之间的故事仍将继续书写,共同见证更多生命的精彩与美好。
愿《固原日报》愈发美丽,永远是我心中那道最温柔的风景,是我盈盈眼波处永恒的光芒。(作者:马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