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源中蜂始春繁
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是为“惊蛰”。在这个天地催醒春天的时节,泾源县中蜂开始春繁了。
泾源县六盘山镇杨庄村史提高家的院子里有83群中蜂,蜂势强的蜂群已飞出蜂箱,院子一片“嗡嗡”合奏声;也有几个蜂箱出口,不见蜂迹。“这几群蜂比较弱,挤成团过冬,还没醒来呢。去年秋繁了90群越冬适龄蜂,冬里太冷,一冬出来损失了七八箱。”
在泾源县,也只有史提高家的中蜂越冬降损做得这么好。史提高家四代人不间断养中蜂,养蜂技术到了他这代已达到纯熟的大师级别。中蜂养殖关键是安全越冬,有些养殖户不会越冬技术,中蜂就越养越少,最后蜂去巢空。“越冬有三个要领,一是秋天要给中蜂把越冬的蜜留充足;二是保温要做好,蜂箱内部温度不敢低于35摄氏度;三是冬天要趁暖和的天气,开箱换坯,中蜂聚在中间坯上取暖吃食,中间坯上的蜜吃完了,就要把两边满蜜的坯换到中间让它们吃,这样就不会饿死。”史提高说,养蜂是一门大学问。
在午间暖阳下,史提高打开蜂箱,把两群蜂势弱的蜂群合为一群,往饲喂器里添了些蜜,“奖励”它们繁育强群。又在蜂坯上放了些花粉,专供春繁的幼蜂食用。
“按说今年春繁,这83群蜂应该给我再繁83群蜂,但有些蜂势弱,就不繁蜂,这样一来,我估计今年能春繁六七十群新蜂。老蜂、新蜂加起来140多箱,能给我采六七百公斤蜂蜜,挣个十来八万元。”盖蜂箱时,有幼蜂落在保暖带上,史提高小心地捏着蜂翅,把它们一只只捉回蜂箱。
在泾源县,除了像史提高这样在家定点养蜂春繁外,很多中蜂养殖户每年冬春,带着自家中蜂去云南、四川、陕西等暖和的地方转场放蜂春繁。“冬春季在南方把蜂势壮起来,等泾源花开了,再回来才能采更多的优质百花蜜,才能有更好的收入。”泾源县半山蜜园负责人王丁祥已在宝鸡春繁中蜂半个多月了。
泾源县将养殖中华蜜蜂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特色优势产业,全县蜂群数量达到3.7万群,每群蜂能带来1000多元的收入,“泾源蜂蜜”生态产品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目前,泾源县已建起蜂蜜产品加工厂和蜂产品展示馆,产业链得以延长,“十四五”期间,蜂群数量达到5万群。
相关新闻
-
“苦药材”造就富民“甜产业” ——隆德县30万亩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3亿元
[2025-11-06] -
旱地梯田里的产业新图景
[2025-11-05] -
从“卖肉牛”到“卖牛肉”——西吉肉牛产业的“链”式突围
[2025-11-05] -
从“夯基兴业”到“跨越升级” 彭阳工业强县战略激活发展绿动能
[2025-11-05] -
政策宣传“活”起来 社区服务“暖”起来
[2025-11-05] -
从“提心吊胆”到“住得舒坦”!彭阳避险搬迁让千余群众圆了安居梦
[2025-11-05] -
隆德冷凉蔬菜产业“双线”报捷 设施农业与供港基地齐头并进
[2025-11-04] -
原州区危房改造逐户会诊保障群众安居
[2025-11-04] -
寨科乡多措施宣传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知识
[2025-11-04] -
基层一线看发展 | 泾源县签约2亿元冷水鱼生态文旅智慧渔业产业园项目
[2025-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