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夯基兴业”到“跨越升级” 彭阳工业强县战略激活发展绿动能
近年来,彭阳县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县”战略,聚焦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以立龙头、延链条、扩产能、增税源、促融合为核心抓手,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当前,彭阳县新型工业呈现规模持续扩大、质量稳步提升的蓬勃发展态势。

11月2日,走进彭阳县王洼产业园宁夏苏宁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工人在组装新一批维修完毕的设备。他们分工明确,油缸打磨、焊接、组装等工序有条不紊。作为彭阳县2022年重点引进企业,该公司2023年3月动工,9月进入生产阶段,专注于服务王洼煤矿及周边区域煤矿的“三机一架”设备生产、制造、维修与销售。通过激光修复工艺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企业构建起装备、材料、研发与应用“四位一体”的激光产业规模,不仅有效降低了煤炭企业运维成本,更推动了煤矿设备的引进再创新与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从2023年10月开始在彭阳正式投产,到现在业务已覆盖甘肃、陕西及固原王洼煤业等核心区域,前三季度产值已达5900万元,预计全年产值较2024年增长约30%。”公司副总经理庄亮介绍,今年企业新增投资的压架实验台预计11月正式安装,将全面提升煤矿设备安全实验检测能力。计划2026年启动二期项目,建设涵盖煤矿转载机、刮板输送机、自移机在内的“三机”设备维修基地,届时将基本实现区域内煤矿设备维修品类全覆盖。据了解,该公司近期成功入选2025年自治区绿色工厂名单,成为固原市今年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同样位于王洼产业园的宁夏微元素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也是一片繁忙。该公司是彭阳县2022年重点招商引资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总投资1亿元,建成年产5万吨富钾富锶复合干果饮品及2000吨红梅杏加工项目。目前,4条生产线同步高效运转。车间内,经过“三蒸三晒”传统工艺处理的西梅果干色泽诱人、口感软糯;灌装完毕的“董记”酸梅汤正准备发往全国各地。公司技术总监董升元表示,产品以本地特色红梅杏等为主要原料,开发出红梅杏酸梅汤、各类果干等系列产品,畅销全国。今年公司产值预计突破6000万元,较去年增长50%。除承接“好蛋煎饼”“袁记串串香”等20家全国连锁品牌的定制业务外,公司还拥有1万多亩种植基地,在保留红梅杏、山杏等本地品种的基础上,引进西梅、蟠桃等新品种,实现了从原料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布局。“预计2026年公司年度产能有望突破亿元大关。”董升元说。

彭阳县的工业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建县初期,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全县仅有19家手工业企业,无一家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3%。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彭阳县科学谋划,制定以“规上工业翻倍、科技赋能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三大行动为核心的五年计划,通过扩区调位优化产业布局,确立了以煤炭开采与洗选、轻工纺织、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以电力、绿色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特色,并前瞻布局清洁能源、新材料等未来产业的清晰发展路径。与此同时,彭阳县创新落实县级领导包抓和民营企业纾困现场办公会机制,年均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约200个;推行“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成立平台公司,设立产业引导资金,累计安排4255万元参股引投企业6家,撬动社会投资20亿元,并出资超1.13亿元开展助企纾困、过桥助贷43次,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截至目前,彭阳县先后落地工业项目44个,实际到位资金35亿元,形成多条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链。2025年,总投资逾20亿元的11个项目签约落地。经过3年多努力,2024年王洼产业园入驻企业57家,较2021年增长63%,建成区面积新增62公顷;工业总产值实现43.2亿元,增长32.8%,预计2025年完成45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量(除王洼煤业外)从2021年的6家增至18家,预计2025年底突破30家。(见习记者:董文娇 记者:宋 昇)
相关新闻
-
从“夯基兴业”到“跨越升级” 彭阳工业强县战略激活发展绿动能
[2025-11-05] -
政策宣传“活”起来 社区服务“暖”起来
[2025-11-05] -
从“提心吊胆”到“住得舒坦”!彭阳避险搬迁让千余群众圆了安居梦
[2025-11-05] -
隆德冷凉蔬菜产业“双线”报捷 设施农业与供港基地齐头并进
[2025-11-04] -
原州区危房改造逐户会诊保障群众安居
[2025-11-04] -
寨科乡多措施宣传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知识
[2025-11-04] -
基层一线看发展 | 泾源县签约2亿元冷水鱼生态文旅智慧渔业产业园项目
[2025-11-04] -
基层一线看发展 | 隆德10万亩青贮玉米抢收归仓
[2025-11-04] -
隆德县开展“绿书签行动”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2025-11-04] -
西吉县启动“千名作家联千村(社区)进千校”行动
[2025-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