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亭村,坐落于六盘山东麓边缘,是泾源县大湾乡境内一座古老的村落。
村庄群山环抱,沿山脚而建,泾河最大的支流颉河从城南绕城而过。
内有历史悠久的萧关,更有葱郁的山峰,春暖依依杨柳,潺潺流水,山桃遍野,相映成趣。每当雨后放晴之际,登高俯视,但见一幅云蒸霞蔚、烟岚轻妙的图画,人们称之为瓦亭烟岚。
优良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瓦亭古城厚重的历史积淀与丰富的内涵。曾经,这里是“铁骑突出刀枪鸣”的古战场,素有“铁瓦亭”之称,为兵家扼要之地。设县制,筑长城,在历史推演中,瓦亭古城奠定了边关重镇和边塞驿站的历史地位,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的关隘,以此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保家卫国刚强进取的边塞精神。
如今,老一辈瓦亭村民,在守护中口口相传历史渊源;新一辈瓦亭人,在奋进新征程中讲述着“振兴故事”。在守护中寻求嬗变,瓦亭村的故事迭年更新、代代传颂。
保护中传承,挖掘传统村落的根与魂
作为古代关中通往塞外的重要军事屏障,瓦亭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村落北面有蜿蜒而来的群山峻岭,南面有高低呼应的低山小丘,东西两侧有护山环抱。瓦亭村位于群山中间,处在平坦腹地之上,地势宽阔,颉河水口处有两山把持,自西向东从村落南边流过,似金带环绕。
翻阅地方志文史资料,瓦亭村落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
瓦亭村村落形成于东周战国时期,最早有文字记载是秦惠文王时期,设县制,筑长城,并在制高点东北角墩台上修筑烽火台,监控三川。秦始皇时期建设萧关,瓦亭自此奠定了边关重镇和边塞驿站的历史地位。明代为了进一步增强瓦亭军事屏障,再次修筑长城,城墙上修筑了瞭望台。
这些历史,存于史集,也被瓦亭村民口口相传。在瓦亭村任职20多年的老支书张杰,便从祖父辈闲时畅聊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村子的历史渊源,自小便对村里的历史兴趣盎然,读书识字时,更爱搜集已经考证的相关史记,如今,每每有人问及,便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1953年生人,张杰儿时就熟知村里的庙宇、戏台、古泉、古井等遗迹,也不时会听到老辈人口中所述的萧关古道传来的声声驼铃。在他的指引下,登北山近观烽火台,瞭望萧关古道,清晰可见秦明时长城的建筑痕迹。
瓦亭村历史遗迹在历史洪流中几经破坏,现发掘记载有萧关、城隍庙、大王殿、娘娘庙、药王庙、老戏台、古泉、石狮子、石碑、战斗遗址、大小祠堂、观音殿、将军殿、古井等23处历史要素。
传统村落是地域文化的浓缩,这里存留下来的一切,经过了千百年的磨合,能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地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瓦亭村自然环境优美,历史建筑保存完整,整个村庄无论从山水田草、街巷面貌,还是院落格局、建筑形态,大都保留着过去的风貌气息。
登上北山俯视村庄,内外建筑有明显的分界。村民在代代延续中,也将村落分布称之为“城内城外”。据村民介绍,村里人原本以内城居住众多,后因人口增长,部分人开始逐步迁徙到外城。村里本有三个村民小组,一组整组搬迁至银川市灵武市后,现有的两个村民小组内外而居。
自古置县设亭,人口的聚集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繁荣。虽是边关重镇,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快速融合,汉文化渐渐成为瓦亭村的主流文化,人们在此修建的城隍庙、大王殿、观音殿、药王庙、娘娘庙、将军殿等宗庙建筑,大小祠堂等宗亲建筑,瞭望台等防御设施,老戏台等民俗文化建筑,蕴含了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宗庙为先敬祖秩序的孝道文化、延师劝学厚德载物的重教文化、古朴醇厚多彩丰富的民俗文化以及保家卫国刚强进取的边塞精神。
浓郁的历史气息,养成醇厚、质朴的民风民俗,浸润着整个村落。如今,瓦亭村家家日不闭户,邻里和谐,好公婆、好媳妇的事例不胜枚举。人人重视教育,全村240户,几乎家家都有至少一名大学生。村民珍视历史,为孩子从小树立保护古遗迹的观念。
传承中发展,传统村落再写“振兴故事”
历史源于一代代人的书写,沉淀出文化、闪耀着智慧。瓦亭村民在守护和传承历史优秀传统文化中,向往着更加美好的生活。
每次讲起这里的繁华和沧桑,张杰的神情复杂,眼中闪烁的光亮,似脑海中已浮现边塞驿站攘来熙往、贸易繁荣的画面。但在他忆事起,眼前历史中的萧关古道、瓦亭驿站已是残垣断壁,只剩下一道道厚重高大的土墙。
因为了解历史,所以每一个瓦亭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重现昔日辉煌的梦。但几经过度的农耕砍伐,生态曾遭到破坏,昔日风姿不在,犹如满面灰尘的北国姑娘,蒙上了遮羞的黄纱。
二十一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发展农业,风调雨顺时口粮自足,但多遭遇天旱,饥饱无法解决。瓦亭村民戏言,“抱着金饭碗,过着讨饭的日子”。修复生态,成为一代代建设者的首要任务。在几十年的建设中,斑驳的山体有了绿植覆盖,日渐丰盈,2002年退耕还林以来,环拥村庄的山峰,逐年草木葱茏,重现绿意盎然。
靠山吃山,村民也曾以发展苗木产业为主要谋生方式之一,但盲目扩大种植规模,树种单一,在苗木产业出现结构性供需矛盾的大环境下,这一产业并未将他们带出贫困的藩篱。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瓦亭村调整产业结构,种植、养殖、劳务产业齐头并进,瓦亭古城有了时代新貌。
经过多年的发展,“时危多战垒,猛将守萧关”和熙熙攘攘的丝绸之路被茂密草木和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所替代,宝中铁路从城北沿山而过,六盘山火车站距村庄仅两公里左右,沿312国道可抵达平凉和西安,翻越六盘山可以到达隆德和兰州,344国道穿境而过,北上可以抵达固原和银川。
渗入瓦亭村民血脉中的营商因素,让他们在从事商贸和劳务中找到了发家途径。瓦亭村可用耕地只有1400亩,2022年农民可支配收入1.5万元,劳务收入占比80%以上。
脱贫步入小康,瓦亭村彻底掀去了遮羞的面纱。厚重的历史赋予它耐人寻味的韵味,时代的气息为它增添了灵动的面容,古城孕育新韵,再借助萧关这一重要的文化符号,瓦亭村有了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
萧关,历史上著名的关隘,在“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四关之中被称为“关中”。历代诗人对萧关有很多吟诵,尽现萧关古道之苍凉雄浑。
为了充分发挥宣传萧关历史文化的作用,发展固原文化旅游产业,2010年,固原市政府投资600余万元在大湾乡建设了萧关遗址文化园,初步形成萧关文化的标志性景观,免费对游人开放。
去年,按照《固原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一核三带四区一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萧关遗址文化被列入“三带”中的历史文化体验带和“四区”中的历史文化与科普研学旅游区。借助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机遇,对萧关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进行修建性规划编制,打造集文化传承、史实演绎、民俗展示、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观光园。
今年,瓦亭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加强保护,以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紧抓机遇,现任村支书苏红丽对村里的发展有了无限畅想,她说:“祖父辈们,用一生力所能及的力量维护了瓦亭古城不再遭受破坏,我们新一辈人,要通过旅游带动这里的经济发展,帮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再现瓦亭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