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里任山河之路,他们都走过,他们都记得。
他们是华为终端云主任架构师、清华大学博士、弘文中学老师,是医生、是政府职员、是派出所民警......
他们或外出求学,或已为人父母......
长大成人的他们,拥有无数种身份。但曾走在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那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时,他们都是弘文中学、固原二中的学生,都是满怀敬意、勇敢而坚毅的少年。
2010年,13岁的卢娅婷刚上初一,就参加了第十五次任山河扫墓活动。“那条路好长好长,怎么也看不到尽头,身体很疲惫,脚步越来越重,实在走不动了就和同学们一起唱红歌,咬着牙坚持。”卢娅婷回忆道。
14年过去了。这一次,卢娅婷以弘文中学老师的身份,带着学生们再次子行走当年的路。相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传承的红色精神穿越时空之门,把“火炬”由卢娅婷之手递交到了学生手中。
“一路上,孩子们相互搀扶、鼓励,没有一个人掉队,大家唱红歌的时候,我也跟着唱,好像又回到了14年前。”沿着当年的足迹,卢娅婷强烈地感受到,弘文中学坚持29年的意义,或许就在每个学子的每一步里,每一个想要放弃的绝望瞬间,都是孩子们成长蜕变的破茧时刻。
“那108里路不仅仅是缅怀,更是一种经历。雨中的坚持,和朋友的相互扶持,陵园的肃穆,一切都历历在目。”华为终端云主任架构师殷佳欣说,1998年和1999年的两次任山河之行,在日后升学、工作和遇到困难时都在不断激励着他,给予他勇气和力量。
在清华读书时,学校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工作后,华为董事长讲“烧不死的鸟是凤凰”“泥坑里爬起来的是圣人”,这些精神都投射在那泥泞的108里路中,让殷佳欣更容易理解老一辈人奋斗的艰辛和青年人肩负建设祖国的使命感。
任山河之路,像一粒种子,不断开花结果,不断绽放精彩。
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高强是弘文中学2010届毕业生,距他参加任山河徒步扫墓活动已过去16年。当年的懵懂少年已变为成熟的青年,徒步任山河精神却从未在他身上褪去。
在科研工作中,一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往往需要经历无数次尝试与失败。“每次失败,我总能想起当年徒步任山河的自己,于是又一次打起精神,投入到新一轮实验论证中。”高强说。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高强已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研究论文数篇,为前沿材料的设计与开发领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上过这堂“行走的思政课”的孩子们,现在都立足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亮。他们在每一年的召唤中与那段历史同行,沉淀了更深沉的情感、更坚定的信念。
29年,上下求索,29届弘文学子在“徒步任山河精神”的影响下脚踏实地、奋楫笃行。当年那一代人在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中绽放的青春之光,依然在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心中燃烧、传递,如同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绵绵不绝、生生不息。(见习记者 张鑫潼 记者 崔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