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改饲”铺就草畜产业升级路
初秋时节,原州大地上满是丰收的喜悦。眼下正值玉米收割的关键期,走进三营镇华坪梁村的青贮玉米种植基地,连片的玉米粗壮挺拔,翠绿的叶片间缀满饱满的果穗,微风拂过,田间泛起层层绿浪,空气中弥漫着玉米的清香。随着一阵轰鸣,一台大型青贮收割机缓缓驶入田间,拉开了原州区今年“粮改饲”青贮玉米收割的序幕,奏响了当地草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乐章。
收割的同时,青贮腌制工作也同步展开。工人身着专业工作服,将粉碎后的玉米秸秆均匀地铺撒在青贮池内,大型压实机来回碾压,确保秸秆间的空气被充分挤出。随后,工作人员将一层层塑料薄膜仔细覆盖表面压实封严,防止空气进入导致饲料变质。
从田间收割到青贮腌制,形成了一条高效运转的“绿色生产线”。当前,原州区正加速构建品种专用化、生产规模化、销售商品化的现代饲草产业模式,有效提升“种、收、贮、用”全链条社会化服务水平。在华坪梁村,这一模式已初见成效,积极推广的“肉牛—粪污—草畜”绿色循环模式,实现了粪污还田利用,推动草畜产业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为肉牛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奠定了生态基础。
今年,自治区下达原州区“粮改饲”补助资金302万元,推动种植青贮玉米0.9万亩,收贮全株玉米青贮3.7万吨,补助标准为每吨不超过50元,单一主体补助上限50万元,为草畜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得益于营养均衡、适口性好的青贮玉米饲料,原州区肉牛生长周期大幅缩短,肉质也实现了质的提升——肌肉纹理细腻、脂肪分布均匀,煎烤炖煮皆宜,原州牛肉在福建、广东和上海等地打响了品牌。
在头营镇,依托融侨丰霖肉牛生态产业园,形成了龙头带动、农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新格局。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建成万头肉牛育肥场和万亩饲草基地,直接带动20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超1700元,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此外,通过“五统一”标准养殖,每头牛养殖成本降低550元,带动2500户农户参与其中,推动全镇肉牛存栏量达3.6万头。
为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原州区积极推进产业链向中下游延伸。目前,日加工肉牛可达50头,每头增值2000元,全年可带动养殖户增收3000万元,真正实现了从过去卖“活牛”到现在卖“高端牛肉”的转型升级。
如今,原州牛肉不仅走进了周边市县商超、餐馆,更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订单量逐年攀升,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种植户因青贮玉米销路稳、价格高获得增收,养殖户则凭借优质牛肉卖出好价钱,原州区草畜产业形成了“种好草、养好牛、卖好肉”的良性循环,群众在产业链上的每一环都享受到了产业发展的红利。(记者:吴婷婷)
相关新闻
-
宁夏破解道地根茎类中药材“癌症”生物防控难题
[2025-11-14] -
兜底民生稳幸福——“十四五”固原市社会保障事业交出温情答卷
[2025-11-13] -
宁夏微元素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获评2025年度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25-11-13] -
村支书变“CEO”,泾源乡村有了“算账人”
[2025-11-13] -
我市优化登记服务为特色产业注入新动能
[2025-11-12] -
我市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2025-11-12] -
宁夏师范大学“花儿”合唱团将亮相国家大剧院
[2025-11-12] -
奋进“十四五” 书写新画卷丨冷凉蔬菜全链升级的富民密码
[2025-11-12] -
基层一线看发展丨药材是苦的,产业是甜的
[2025-11-12] -
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 原州区为残疾人群体点亮希望之光
[2025-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