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破解道地根茎类中药材“癌症”生物防控难题
“今年黄芪根腐病少了大半,品相肉眼可见地变好,鲜货亩均增产20%,算下来一亩地能多赚500元!”11月13日,正值黄芪销售旺季,隆德县福源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潇潇指着丰收的药材,分享“宁夏道地根茎类中药材根腐病生物防控技术与应用”项目带来的实效。
宁夏是枸杞、黄芪、甘草等道地药材的优生区,“六盘山黄芪”更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根茎类药材产业已成为支撑我区众多乡村的优势支柱产业。然而,被称为中药材“癌症”的根腐病,因其危害重、防控难,长期制约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破解这一瓶颈,宁夏科技厅立项,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11家单位共同攻关。
项目组历经深入研究,首次系统明确了黄芪根腐病主要由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致病,党参和黄芩则主要由腐皮镰刀菌侵害,并解析了其致病机理。科研人员从本土药材产区成功筛选出9株高效生防菌,优化工艺后研发出10种专用微生物菌剂,并阐明了其防病促生的微生态调控机制。
技术落地,成效显著。不仅发表了8篇论文、获授了6项发明专利,还制定了3项技术规程,构建了涵盖直播和移栽两种模式的根腐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同心县润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200亩黄芩采用生防菌剂拌种,配合微生物菌肥撒施和滴灌技术,防病增产效果突出。在隆德县福源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的200亩示范基地,移栽前施用微生态制剂,有效修复了根际土壤生态,预防了根腐病发生。
据悉,近4年来,该项目成果已在隆德县、同心县、彭阳县等多地示范推广500亩,并辐射推广到甘肃、新疆等药材产区,累计推广达12000亩,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00人次,为根茎类中药材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产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关新闻
-
宁夏破解道地根茎类中药材“癌症”生物防控难题
[2025-11-14] -
兜底民生稳幸福——“十四五”固原市社会保障事业交出温情答卷
[2025-11-13] -
宁夏微元素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获评2025年度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25-11-13] -
村支书变“CEO”,泾源乡村有了“算账人”
[2025-11-13] -
我市优化登记服务为特色产业注入新动能
[2025-11-12] -
我市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2025-11-12] -
宁夏师范大学“花儿”合唱团将亮相国家大剧院
[2025-11-12] -
奋进“十四五” 书写新画卷丨冷凉蔬菜全链升级的富民密码
[2025-11-12] -
基层一线看发展丨药材是苦的,产业是甜的
[2025-11-12] -
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 原州区为残疾人群体点亮希望之光
[2025-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