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田野
一场透雨过后,原州区张易镇陈沟村的田野焕发勃勃生机。原州区永丰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马铃薯基地里,白色小花点缀在翠绿的叶浪间,与湛蓝的天空相映成趣,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田园画卷。“眼下正是块茎膨大关键期,今年我们引进了宁薯18号、青薯9号等多个优质品种。”合作社负责人路克峰蹲在地头,轻轻拨开茂密的枝叶,刨开土层,露出了饱满的薯块。
作为原州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合作社今年承担了品种改良与技术创新的重任。“技术革新让化肥减量10%,种植成本降低的同时产量提升了,预计今年亩产可突破2500公斤。”路克峰的话语中透着自豪。
品质优化、技术革新、产量提升,下游产业链必然要跟上。今年,张易镇发放马铃薯原原种近400万粒,推动全镇种植面积稳定在5.3万亩。同时,淀粉加工生产线完成技改升级,一级淀粉年产能可达1.8万吨,并在张易、田堡、贺套等村培育了一批手工粉条加工作坊,年加工量可突破600吨。
露地马铃薯长势喜人,大棚里的蔬菜亦是郁郁葱葱。走进西吉县沙沟乡设施农业基地,村民们娴熟地采摘、装箱、称重,一箱箱包装好的新鲜辣椒即将发往湖北农贸市场。“这批辣椒收购价每公斤3元,目前已经进入第三茬采收期,预计单栋棚产量可达350公斤。”沙沟乡政府工作人员卢浩介绍,今年,沙沟乡整合沙沟、阳庄等村优势资源,新建84栋标准化温室大棚,创新推行“村集体+种植户”的联营模式发展设施辣椒产业。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品牌销售的发展模式,不仅保障了产品品质,更实现了产销有效对接,稳定农民收入的同时还带动了百余人在家门口就业。
辣椒种植在隆德县联财镇已形成规模效应,1300余亩的种植基地里,线椒、螺丝椒、羊角椒等多个优质品种长势喜人。通过推广科学种植模式,联财辣椒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口碑。“基地从选种、育苗到施肥、病虫害防治,都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隆德县宏鹏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斌说,今年种植辣椒200多亩,预计每亩收入3000元左右。
清晨,泾源县泾河源镇龙潭村村民冶小东还未顾上吃早饭就忙着给兔子喂食。不久前新添的6只小兔,按政策每只能拿到30元补贴。今年3月,在村干部的鼓励下,冶小东发展庭院经济,养兔子、种黄瓜,闲置的庭院派上了大用场。“每天喂兔子、侍弄菜园,农活也不耽误,一个月能多挣几百元,一年下来收益也很可观。”冶小东边说边摘下成熟的黄瓜,等待镇上的车前来收购。
今年,泾河源镇通过政策奖补方式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村民可依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宜的发展方式。目前,全镇有2300户村民发展庭院经济,预计户均增收5000元。
炎炎夏日,彭阳县红河镇友联村村民杨彩琴在自家庭院摘下新鲜的西瓜,随即切开给路过的司机品尝。借着邻近省道的优势,杨彩琴将自家院落变成了“路边果园”。“在路边卖起来方便,效益还挺好的。”杨彩琴笑着说。
红河镇素来以果蔬种植闻名,友联村党支部书记薛宏伟是发展庭院经济的先行者。走进他家的院落,杏树、桃树、李子树等果树错落有致,仅桃树就有300余棵,这片生机盎然的“庭院果园”,每年为他带来3万元左右的收入。
“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真的富。”秉持着这样的信念,薛宏伟不仅自己率先垂范,更倾力帮助村民共同发展。他主动为村民低价提供优质树苗,定期上门指导种植技术,还积极对接销售渠道。无论村民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友联村的庭院种植面积已突破500亩。
科技赋能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特色种植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小小庭院变身增收致富“聚宝盆”。六盘大地上,希望的田野正孕育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记者:芦淑颖)
相关新闻
-
希望的田野
[2025-08-02] -
“华彩六盘”文创产品销售火热
[2025-08-01] -
原州消防紧盯重点场所排隐患护平安
[2025-08-01] -
单梅的面筋人生
[2025-08-01] -
固原经济开发区上半年交出亮眼答卷 完成工业总产值44.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99亿元
[2025-07-31] -
我市举办科技成果推介大会 21项最新科技成果集中亮相
[2025-07-30] -
六盘山红军长征旅游区研学活动掀热潮
[2025-07-30] -
让“心跳”继续
[2025-07-30] -
跑进山野 奔向自由
[2025-07-29] -
“数商兴农”进宁夏暨2025宁夏直播电商资源对接活动将在我市举行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