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跳”继续
在市人民医院,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身着白大褂时是救死扶伤的急诊科医护人员,换上红马甲便成了穿梭在校园、社区、企业的急救知识传播者。“急诊科急救志愿服务队”自2017年成立以来,带着60多名志愿者的热忱,以“心跳行动”CPR(心肺复苏)志愿服务项目为纽带,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专业的急救技能深度融合,编织起一张覆盖广泛的生命安全网。
这支队伍的志愿者均来自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他们带着临床一线的实战经验,把急救知识从医院抢救室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心脏骤停会导致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如不及时干预,将导致生命终止。如果在黄金4分钟内进行复苏,约有半数人能被救活。”7月9日,在市文化馆里,志愿者给工作人员培训应急救护知识,从心脏骤停的识别方法,到CPR的完整操作流程,再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要点,每一个知识点都结合案例详细讲解。模拟训练中,志愿者手把手纠正胸外按压的深度、频率,指导人工呼吸的正确姿势,确保大家接受培训后不仅要懂理论,还要会操作。“很专业,学会了很多常用的急救知识和规范动作。”市文化馆工作人员高红梅说。
遇到心脏骤停,救护车赶到时通常已错过最佳抢救时机,最先能伸出援手的往往是家属、邻居。自成立以来,志愿服务队通过社区广场活动,帮助居民掌握关键时刻“救己救人”的本领,同时让居民明白,掌握CPR不仅能挽救家人生命,更能弥补专业救援的时间差。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约54.4万例,而社区CPR的普及,正在悄悄降低“等救护车”期间的二次伤害风险。
2023年以来,急诊科急救志愿服务队在原州区开展志愿服务28次,参与志愿者336人次,服务总时长1344小时,人均服务40小时,2万余人直接受益,覆盖了原州区70%的社区。
为突破传统培训的时空限制,团队推出急救科普短视频,将严肃的医学知识转化为看得懂、记得住、敢操作的生动内容。无论是CPR的关键步骤拆解,还是AED使用的教程,都以直观的画面和简洁的讲解帮助群众掌握急救技能。服务队熟悉本地急救流程,加之使用AED的方法与经验、创伤处理技巧被融入培训,让培训内容更贴近实战需求。
服务队还与固原一中联合开展“医教联合”项目,探索医疗与教育融合的新模式。通过共建急救培训基地、共享专业资源,实现了“医教协同,整体联动”,让急救教育成为校园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师生的应急救护能力,也为其他领域的公益合作提供了借鉴。”服务队负责人常英娥介绍。
2023年以来,全市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大幅提升,社区调研显示“愿施救”的比例显著升高。对于志愿者而言,这场公益行动也是一次双向成长。“提升了自身专业技能,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青年志愿者马军说。
经过不懈努力,“急诊科急救志愿服务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也先后取得多项荣誉。这支队伍凭借专业与热爱,让心肺复苏技能走进了更多人群,让“心跳”的希望延续,为城市的安全与温暖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记者:王沛)
相关新闻
-
固原市全国农民篮球(村BA)邀请赛暨2025年丰收大集促消费活动明日开幕
[2025-09-18] -
相聚六盘山下 共赴红色之约 ——第三届宁夏六盘山红色文化旅游节暨农文旅促消费活动开幕式侧记
[2025-09-18] -
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交流分享会在西吉县举办
[2025-09-17] -
红色文化产业项目对接沙龙在西吉县委党校举办
[2025-09-17] -
2025年全区高山蔬菜采后加工及绿色标准化技术观摩培训班在我市开班
[2025-09-17] -
宁夏以供需对接“小切口”做活工业经济大循环
[2025-09-17] -
宁夏加强农村公路项目质量抽检 筑牢“四好农村路”质量安全底线
[2025-09-17] -
宁夏农业增速连续3年高于全国
[2025-09-17] -
前8个月宁夏外贸进出口143.2亿元 增速居全国第11位
[2025-09-17] -
我市科教人才三位一体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