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是山泉水,吸收的是自然光,全程不施任何肥料,品质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最好的。”8月4日,在泾源县泾河源镇白面村仿野生菌菇种植基地,河南客商吴仁斌对这里产出的木耳的“颜值”和品质称赞不已。
“阳光保温度,水分保湿度。”基地工作人员兰明亮正忙着浇水。阳光穿过树梢,斑驳光影洒在林间,有的菌棒整齐地挂在两米高的支架上,有的菌棒则摆在地上,大大小小的木耳附着在菌棒上。一大早,基地务工人员轻轻掰下木耳放在桶中,一会儿就采满了。眼下,正值菌菇采摘季,白面村党支部书记马宝宝看着长势喜人的木耳,脸上满是笑意。“今年采购了5万个菌棒,每个菌棒成本是2.5元,目前一个菌棒可以产干木耳2两,每公斤干木耳现在的市场价格60元,除去成本,一个菌棒净赚3.5元。如遇到木耳涨价,像去年冬季每公斤干木耳可以卖到120元。”马宝宝算的利润明细账是村集体经济发展菌菇产业的底气所在。
菌菇喜欢在低温、阴暗、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对于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泾源县森林覆盖率37.4%,境内海拔高度1608米至2942米,年均径流量2.4亿立方米,年均气温6.5℃,日照时数2304小时,年均降水量658.5毫米,属温带半湿润区。降水春少秋多的特点,与食用菌生长习性契合,气温寒凉可周年生长各类广温性、低温性食用菌。
近年来,泾源县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方向,做好产业规划,持续推动香菇产业提档升级,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走进泾河源镇庞东村,300亩菌菇基地隐藏在树荫下,一排排整齐的菌菇支架上摆满了菌棒,生长十分旺盛。这里原来居住的村民因为地质灾害风险迁出,逐渐恢复成林地。去年,庞东村请来技术团队把脉产业发展方向,通过有效利用林荫空间,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产业,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通过林地改革,把林地利用起来,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能带动村民在基地务工,增加村民收入。”庞东村村监委委员李宏说。今年,庞东村采取“村集体+基地+农户”模式,由泾源县科技局提供技术指导,帮助种植户增收。“我们与企业签订了销售合作协议,农户可以安心种植,只要菌菇质量好,销路不成问题。”李宏说。
泾源县还与国家菌草中心及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技术团队建立合作关系,组建菌菇产业专家技术服务团队7个,完成六盘山野生菌菇种质资源普查,攻克了菌菇非设施状态适应性与品种研究等关键技术,建成泾源县菌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在自治区政策补贴的基础上,泾源县对种植菌菇的农户和企业,每棒给予1元至3元奖补,大棚地栽羊肚菌每亩奖补3000元,种植林下菌菇每亩奖补1000元,通过产品绿色认证的每个奖补1万元,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每个奖补2万元,获得商标认证的每个奖补3万元,获得地理标志认证的每个奖补5万元,同时支持科技型菌菇企业优先参与科技项目申报,并给予经费支持。
绿水青水,风景宜人,沿着旅游公路行进,沿路可见各处菌菇园的丰收景象,农户提着桶、端着箩筐,穿梭在菌棒之间。
香水镇沙南村经济合作社食用菌种植基地,是泾源县第一批发展林下菌菇种植的基地,作为泾源县“三园三片”菌菇产业基地之一,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还给泾源县林下菌菇种植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2023年,合作社对木耳进行了检测,各项检测结果都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沙南村党支部副书记于丰田站在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牌前给游客介绍,基地的木耳、香菇、羊肚菌等产品陆续销往北京、西安、山东等地。
目前,泾源县培育设施菌菇栽培基地10处、林下菌菇种植基地7个、菌菇产业骨干企业5家,菌菇种植规模近800万棒,产值近亿元,成功注册“六盘甄选”特色菌菇产品品牌,牛肉、蜂蜜、菌菇等“泾”字号农特产品远销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地。泾源县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泾源菌菇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记者 梁 园 李 蕊 马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