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区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农业提质增效
3月21日,在原州区三营镇鸦儿沟村春小麦种植基地,6台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大马力拖拉机和改良后的八位一体播种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隆隆机械声,一粒粒春小麦种被播进地里。
今年,原州区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中心协调农机作业公司从山东临沭长丰机械有限公司购置了6台播种、施肥二位一体机进行改良,用于春耕生产。
“可别小看这台新农机,它带有北斗导航功能,只需按照不同地块的播种要求设置好数值,农机就能在导航系统的引导下实现直线播种,行距和深浅也都能保持一致。而且八道工序一次性就过了,以前老百姓种地农机租赁每天最少得花240元,经过改良,每天每台机子只需花40元钱。”原州区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中心主任任俊林介绍。经过改良的播种机可按照预先设定的线路进行精量播种,而且深松、旋耕、镇压、开沟、二次镇压、施肥、播种、铺滴灌带也同步完成,不仅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还提高了作业精度和效率,每天可比传统播种机多播50亩地左右。
如何让播种效率更高,质量更可靠,一直是原州区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中心关注的问题。每年,中心技术人员都会深入农村,和农民“打成一片”。播种精度还不够高、播种效率还不够快、土压得过实不易出苗……针对农民遇到的问题,技术人员对农机一点点进行改进直到满意为止。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在今年的春耕生产种植过程中,新质生产力正在推动传统农业创新升级,智能新型农机被广泛应用,原州区广袤田野上满满“科技范”。原州区深耕“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新技术的加持使得传统农业提质增效。
无人驾驶拖拉机如同有了智能“大脑”,不用农机手驾驶,车辆依然可以精准作业,既提高播种密度又解放了生产力;农机智慧作业平台仅凭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就能实现“在线预约、远程监控”,保证农机作业有序、规范、可量化、可追溯,有效提升了农机作业质量和监管水平……从无人机植保到卫星定位,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科技越来越成为原州区农业发展的新引擎。“作为我们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中心,就是要不断地尝试、实践,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推动智能化生产、信息化管理、电商化销售等等。运用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提质换档,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原州区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中心主任任俊林说。(记者:闫蓓 李兴 罗占虎 海洁)
相关新闻
-
我市多部门开展“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
[2025-05-16] -
葡萄酒界“奥斯卡”时隔七年再次落地中国!第32届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将在银川举办
[2025-05-16] -
定了!第五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6月9日至12日举行
[2025-05-16] -
我市举办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学习教育专题研讨班
[2025-05-16] -
3分钟接警、5分钟调度、15分钟响应!宁夏这个派出所创新“红色警务”
[2025-05-15] -
“新时代青年先锋奖"主题宣讲活动进高校
[2025-05-15] -
六盘山“山水工程”交出亮眼答卷
[2025-05-15] -
宁夏3个实践案例入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案例》
[2025-05-15] -
自治区党委党校中青班学员与黄堡小学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
[2025-05-15] -
空间乡村,难得画笔越稼穑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