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大多产业已进入冬藏赋闲期,西吉县偏城乡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1月初,来到下堡村菌菇种植基地,弯腰穿过厚厚的土质拱形门,菌香扑鼻而来。大棚内,菌棒摆放整齐,两侧的平菇已有成年人手掌大小,沉甸甸地挂在菌棒上。穿着棉衣的工人们提着篮子,穿梭其中忙着采摘,随后将一筐筐装好的平菇运往棚外。
村委会副主任马持洁随手托起一朵平菇,掰一块放入口中,品尝起来。“我们的平菇皮薄肉厚,嚼起来鲜甜可口,别有风味,你尝尝看。”他介绍,“这些平菇全程采用有机培育,不施化肥。前期整地用石灰消毒,烧碱水洒地,确保棚内环境干净。”因为品质好、味道佳,基地的平菇供不应求,客商直接到地头拉货,产品销往甘肃、陕西等各大商超,备受市场青睐。
在摆放菌棒的巷道里,村民黄散曼采摘菌菇后,整齐码放在筐里。她已经在这里务工两个多月了,每天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小孩后,黄散曼便抽空来基地干活,每个月能收入2400元。除了像黄散曼一样的长期工,农忙时,16栋大棚每日用工量有40多人,临时工每人每天可以收入100元。这份工作,吸引了不少周边妇女前来务工。
今年,偏城乡争取闽宁帮扶资金和“以工代赈”项目,在涵江、柳林、下堡3个村打造菌菇种植基地,新建日光温室40栋、拱棚22栋。目前,全乡共有日光温室101栋,种植菌菇150万棒,预计年产3万吨、产值1200万元,提供务工岗位350余个。此外,偏城乡还在柳林村新建菌棒生产车间,在车路村新建泡沫箱生产加工厂,在下堡村新建香菇加工厂,发展集菌种培育、菌棒加工、菌菇种植、存储、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努力将偏城乡打造成为菌菇种植加工示范乡。
来到下堡村的肉牛养殖基地内,在露天养殖区内,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毛色光亮。其中有何秘诀?固原市丰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外联经理何琴介绍,养殖场提高了饲料配比,高能量的食物摄入增加了肉牛的御寒能力,围栏式养殖为肉牛提供了充足的运动空间,提高肉牛免疫力,牛自然长得“膘肥体壮”。
“我们与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设计了这种围栏式养殖模式,目前养殖技术已很成熟。一方面,虽然肉牛在冬季牛脂消耗较高,但是待春天气温回升后,体重会大幅增长。另一方面,这种养殖方式也避免了大棚内牛粪发酵产生的沼气对肉牛呼吸道的影响,降低了疾病发病率。这样养殖的肉牛肉质更好,水分含量降低,更受市场欢迎。”何琴说。
今年,偏城乡着力打造融侨丰霖基础母牛繁育集群建设项目。针对市场优质肉牛品种短缺、基础母牛保有量相对较低的结构化问题,新建了大庄、涵江、下堡3个肉牛养殖基地,北庄、偏城、高崖3个基础母牛繁育基地,推广三代西门塔尔等优质肉牛品种,引导农户进行品种改良和科学化养殖,推动全乡肉牛养殖提质增效。
“基地繁育的都是三代西门塔尔牛,相比市场上常见的一代西门塔尔牛,生长更快、体型更大、肉质更好,肉的嫩度和大理石花纹程度更好,市场价位也更高。”何琴介绍,基地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免费为偏城乡养殖户销售三代西门塔尔牛,并长期免费提供科学防疫、饲料配比等技术服务,为农户提供肉牛代养和代销等社会化服务,助力偏城乡肉牛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转型发展。
菌菇种植、肉牛养殖等产业是偏城乡近年来结合本乡实际,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探索出的发展路子,这些产业正成为偏城乡发展的强劲引擎。2024年,下堡村、涵江村、柳林村的39栋棚种植菌菇53万棒,北庄、偏城、高崖3个基础母牛繁育基地引进基础母牛1500头;曹垴村纸杯加工厂生产纸杯200万个,经济收益达40万元;上马村山泉水加工厂投产运营,预计年产值2000万元;全乡村集体经济带动1000人就近务工,增加群众收入750万余元。全乡“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态势更加强劲、“新”的动能加快聚集、“好”的质效持续提升,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记者: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