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泾源县新民乡张台村的风景渐入佳境,燕家山绿树成荫,策地河流水潺潺。
村口可见成栋的菌菇大棚,正是出菇的时候,棚内探出脑袋的朵朵香菇,惹人手捧。
随意走进的是村民王忠元种植的菌菇棚。听到有人询问种菇效益,他大大方方地回应:“4月放的菌棒,5月就出菇,每公斤9元,不出意外,这一棚今年能收入2万多元。”
感受村民因收获满溢的喜悦,再看采菇、装菇、运菇的忙碌场景,似乎比山峦、河畔的景色更宜人。
菌菇是村里今年开始的新产业,以村集体统一购买原料、修建基础设施、负责销售,村民自主认购、自愿经营的方式尝试发展。今年2月10日发出通知后,当天就有6户踊跃报名,王忠元便是第一批“尝鲜户”。
村里产业,由传统种养转型,一步步形成了养牛,种植饲草、林下中药材、菌菇,劳务等多个发展渠道。
村委会副主任温建虎任职7年来,一点点感受到村民思想的变化和发展产业的主动性增强。
“以前是穷怕了,能摆脱温饱不易,所以村民不敢折腾。转变的原因是村集体壮大,有了引导发展的底气,村民树立了信心,有了跟着集体走的主动性。”温建虎说。
温建虎总结的,正是乡村发展获得的经验之一:村集体经济“火”起来,村民的日子便能好起来。
在国家扶贫政策的一步步扶持下,张台村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集体经济从无到每年收入30万元。村集体以承包方式将村里撂荒地全部利用起来,种植草莓采摘棚2栋、菌菇棚16栋、林下中药材2000亩,养牛500头,带动群众家门口务工166人次,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万元。
相邻的先进村,“颜值”不及张台,但村集体引领村民发展的步伐没有落下。
“这棚香菇70%能出花菇,保守计算,每公斤卖到16元不成问题。”技术员察看菌菇的白色裂纹,指导村民精准识别。
在技术员的讲解中得知,花菇是香菇的“升级版”,香菇在温差越大的气候环境下越容易长成花菇。花菇因营养价值高于香菇,市场价格也翻倍。
先进村是周边有名的“老板村”,户籍人口356户1632人,常住人口251户877人,大多外出做生意或者务工。“我算了一下,村里有136人在外创业。今年春节,这些小老板回家过节,村道两边停满了‘豪车’,着实让周边村民羡慕了一把。”村支书李大吾笑着说。
外出务工拓宽了村民致富路,也带来了新问题。
“家里有壮劳力的,几乎都在外找活干,留下来的,就是闲置的院落和离不了家的剩余劳动力。”李大吾说,县上、乡上推动发展“庭院经济”和菌菇产业,为村里解难题递上了“一把钥匙”。
4月中旬,李大吾经人介绍,去了一趟河南南阳,请回一名菌菇种植技术员。实地考察后,技术员同意留下来传授技术。
“技术员看重的是这里的气候条件和种植环境,能种出品质优良的香菇。”李大吾做过市场调查,香菇是南方市场热销的一类菌菇,但因夏季气温高供应受限,与之相反,泾源夏季18℃的清凉适宜种植夏菇,这样的错季种植,既能保证销售渠道畅通,价格也因稀缺而不菲。
有村集体保障技术和销售,村里40户有条件种植的农户踊跃参与,小庭院里空闲的菜园、牛棚都被利用起来,留守村民燃起了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这几栋是采光棚,有自动操控设备,那边是我们去年建的冷藏库,可贮存100多吨鲜菇。”在马河滩村村支书禹有洼的介绍中,马河滩村种植菌菇的“科技范”更浓。这得益于马河滩村是新民乡倡导发展“庭院经济”的“尝鲜第一村”,2022年就开始以农户庭院为单元种植平菇。
第一年尝试成功,看到参与种植的15户年收入最高近万元,最低也有4000元,菌菇产业市场前景好,在去年牛价不稳定的情况下,村集体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建大棚、添设备,引导村民规模发展菌菇产业,种植品种也由单一的平菇扩展到木耳、香菇、鸡腿菇,全村种植各类菌菇20万棒。
“我们走的是订单种植的路子,村民可以自销,也可以按照订单收购,价格最低的平菇,每公斤保底6元。今年有100户参与种植。去年建好了冷藏库,不再担心贮存问题,只要收购企业上门,我们就能批量交付。”禹有洼对产业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