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是冷兵器时代的重要武器之一,是车兵作战时一种最常用的、最重要的格斗兵器。它在中国古代的军事技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譬如成语——“金戈铁马”“同室操戈”“化干戈为玉帛”等,就体现了戈在兵器里的不俗地位。
“上容大夫”铭文戈 战国(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戈长21厘米,援长13厘米,内长8厘米 1983年宁夏固原县窨子沟出土 (记者 高 磊 摄)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的这件铭文戈,是战国早期青铜戈的典型代表。援的断面呈菱形,中部起脊。内微上翘,上有一桃形孔及兽面形透雕纹饰。长胡三穿,上穿为半圆形,其下两穿为长方形,援与胡近刃处凹刻一条带纹。胡部从上至下细线阴文镂刻铭文“廿七年,晋上(尚)容大夫”。
这件铭文戈上的铭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极高的史料价值,其中的“晋”,是指“三家分晋”之后的魏国,依据相关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资料,当时不论是魏人还是其他国家都称呼“魏”为“晋”。如《孟子·梁惠王上》中魏惠王自称“晋国,天下莫强焉”,《战国策·魏策》中魏称“晋”者也较多见。清人刘宝楠《愈愚录》云“战国时晋地多入魏,故其称晋国也有四:有指魏境内晋地言者,有指魏境内晋都言者,有指魏国言者,有指魏都言者”。
铭文上的“廿七年”,这无疑是戈铭的刻写时间或者是造戈的时间,这个年代究竟属于哪个时期,还需从戈的形制、纹饰方面来考证一番。类似形制的铜戈,还出土于湖北鄂城楚墓、随县曾侯乙墓、山西太原晋国赵卿墓、河南洛阳东周墓等,它流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早中期。从内部的纹饰上看,它与《集成》中“口之用戈”“娜之造戈”“长沙戈”“子朋之用戈”等戈上的图案十分接近,与“番仲戈”相比较就可以看出,“廿七年”晋戈内部的图案应是凤鸟纹的变形。有学者研究指出,东周时期南方地区的铜戈普遍流行在戈内上用阴线勾边的装饰方法,其中吴越铜戈多采用单线或三线勾边装饰,单线勾边的框内饰有云纹或对兽纹,三线勾边者一般伴有涡纹。与吴越邻近的宋国也发现有单线勾边加对兽纹装饰的铜戈,如“宋公栗戈”“宋公得戈”等。楚文化铜戈则多采用双线勾边,且于内下角相交处上线末端弯翘勾勒出凤首,下线末端卷曲似凤爪,上下线恰作凤鸟的双翅。至于战国早中期出现的对凤纹和涡纹很可能是受到了吴越铜戈装饰风格的影响。总体上讲,双线勾边的凤鸟纹装饰风格应是楚文化铜戈的典型特征。
这种内部刻有类似凤鸟纹图案的铜戈,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铭文都是南方的楚系文字,多数是鸟虫书,而非中原各国的文字。这说明它们的原产地不是中原地区的三晋,而是南方的楚、越等国。从纹饰与形制等因素来看,“廿七年”晋戈并非中原原产之物,它的铸造年代不会晚至战国中期以后,战国中期的魏国君主只有魏惠王在位时间超过二十七年,因此出土于宁夏境内的“廿七年”晋戈,戈铭的刻写时间应是魏惠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3年)。
关于铭文中的“上容”一地应与“容城”有关,位于郑楚边境的汦水流域,容城所在的汦水流域,在春秋晚期为楚地。公元前371年,魏国攻占位于今河南鲁山县的鲁阳,开始涉足这一地区,所以容城属魏的时间不得早于公元前371年。这说明楚、魏在这一带争夺较为激烈,容城大概曾几经易手。而韩国涉足容城,不得早于公元前30年,这一年韩、魏联军大破楚国,占领宛、叶以北的大片土地。由于容城不见于战国时期的文献记载,以往学术界对容城一带在战国早中期的归属情况也不清楚,而“廿七年”晋戈的内容正可以对此进行补充,这正是“廿七年”晋戈重要的史料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