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博物馆——与故宫同级别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以其历史完整、独具特色的馆藏,生动展示了固原市悠久绚烂的文化。然而,如何更持久地释放博物馆的力量?如何构建起博物馆与公众交流的桥梁,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固原博物馆用自己的方式给出了答案。
讲好文物故事,让文物“开口说话”
“一个博物馆就像是一所学校,这些文物便是老师,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这些文物‘张嘴说话’,为参观者讲好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故事。”固原博物馆馆长张强指着栩栩如生的出行仪仗俑说。
1988年,固原博物馆落成开放,馆藏文物2万余件,涉及了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系青铜器和北魏、北周、隋唐时期丝路文物。面对数量众多、时间跨度巨大的馆藏,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平台,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成了固原博物馆建馆之初面临的首要任务。
“我来固原之前就在‘线上游固博’把丝绸之路相关介绍、宣传片、专题片等都浏览了一遍,但是沿着清晰的观展路线参观完后,依旧很震撼,尤其是拓片体验,有一种穿越到古代的感觉。”来自甘肃的文物爱好者王仲绎对博物馆新奇的体验由衷赞赏。
固原博物馆公益讲堂走进学校,引导学生参与长城拼图手作活动。
从馆内布置入手,固原博物馆形成了以基本陈列通史展《千年固原丝路华章》为中心的丝路文化品牌,让参观者在进入博物馆之初就沉浸在了“丝绸之路”的魅力中。“我们在完善展馆动线设计的同时,还在全区首创开设‘丝路课堂’数字化社教课程,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丝路课程,以数字化的手段全景式完整呈现固原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张强说。
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文物数字化是博物馆讲述藏品故事的有力支撑。为了让无法前来参观的公众能在互联网上一睹展览和文物真容,固原博物馆探索推出的“线上游固博”、《云见千年固原 推进文化自信》线上宣教等活动大受好评。从陶艺DIY、拓片体验、主题展演到丝绸之路户外体验、线上展览,多元化的呈现方式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人们得以更便捷、更深入地触摸悠久历史,感受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
鎏金银壶文创短袖一度成为固原博物馆的热销产品。
“让文物‘活’起来,更要‘潮’起来。我们将通过创新展览展示方式和社会教育活动的方式,更好地讲好固原故事、中国故事。”张强说。
让展览成为人们的“第二课堂”
“银壶的制作工艺、艺术风格等集中凸显这件中亚舶来品在当时社会中的价值地位,考究其出处,壶把上端的人物头像与波斯萨珊人物形象不同……”今年6月13日,鎏金银壶“出差”归来后的首次亮相,让固原博物馆冲上了“热搜”,文物爱好者纷纷点赞这件镇馆之宝。
鎏金银壶
鎏金银壶、凸钉玻璃碗、北魏漆棺画……走进宁夏固原博物馆,在灯光的映衬下,数千件(组)文物散发着神秘的气息,它们见证着宁夏在古丝绸之路上曾有过的辉煌和重要地位。是宁夏考古百年以来考古发现的重要成果之一。“类似的展览有很多,博物馆作为收藏、保护、展示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见证物的文化机构,就是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展览为人们揭开文物那神秘的面纱。”张强说。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固原博物馆每一次展览都会吸引无数游客,近年来,固原博物馆推陈出新,根据本馆藏品、展览特色和地方文化特点,策划设计优美、制作精良的展览项目,也受到了区内外文物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固原博物馆展览的韵味不同于其他博物馆,不论是灯光设置还是讲解节奏都能让你有一种重走丝绸之路的感觉,包括前段时间上线的‘云上展’也一样,他们更强调的是展览本身的知识性,尤其对青少年很实用。”博物馆日这一天,带着孙子一起参观的陕西文物爱好者刘辉说。
通过换装等新颖的方式吸引更多青少年爱上文物、走近历史。
正如刘辉所说,强化展示的知识性是一个博物馆提高展陈质量的关键。近年来,固原博物馆积极与国内博物馆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实现馆际互助与资源共享,扩大文物交流互鉴。不仅推出了“六盘山上红旗展——中国共产党固原历史图片展”等原创展览6个,还引进“徐悲鸿画展”“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图片展”等展览32个。尤其是“青铜之路——宁夏固原两周时期北方青铜器特展”先后赴大连现代博物馆等地展出近30次。其中,“虎虎生福——壬寅虎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中,宁夏固原博物馆开展的讲解活动荣获“趣·讲解”——优秀讲解活动二等奖。
“我们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定期引进一些高质量的临时展览。每年接待观众10万人次左右,引进、推出、联办展览10余个。其中不只是将外面的展览原模原样地搬过来,我们会进行本地化改编,让展览不只是展览,而是成为更多人的‘第二课堂’。”张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