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青山下,碧水绕村流。在泾源县大湾乡,有一座隐于山水之间的传统村落。村庄坐落于六盘山脚下,一条山涧溪流自北向南绕村而过,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诗词纪念碑巍然矗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激励着这里的人们奋勇前行。
这就是距今有数百年历史的和尚铺村,2022年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夏日,和尚铺进入最美的季节。三面环山,青黛环绕,白墙红瓦,溪流萦绕……少了一丝路古道上的繁华,多了一份乡村的静谧安宁,犹如山涧清溪,静静流淌,赋予和尚铺优美的诗句,带它走向更远的远方。
丝路古道有驿站
水如环带山如笔,诗情共乡音相融。漫步和尚铺,只觉诗情画意与人间烟火皆融合于此,一切尘嚣都归于平静,脚下的青砖铺道与远山苍翠相得益彰,令人禁不住遥想数百年前的悠远时光。
翻阅固原史料,听村里老人讲述和尚铺村落的由来,耐人寻味。
“和尚铺地名的由来,和山上寺庙有关。”村副支书樊国庆自小听老人讲述,对村里历史颇有研究。传言,与村相邻的六盘山一端,有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庙,寺内僧人借信徒如织,售卖香裱,随着山下迁居者多起来,渐成村落,和尚铺这一地名被人们叫起。
明清时期,和尚铺是丝路古道上途经六盘山的驿站,俗称“车马店”,商贸往来日渐频繁,驼铃声声,渊源悠长。解放后,古村的百米长街上还可以看到连排的商铺柜台,让人遥想当时客商穿梭、吆喝声不绝于耳的场景。
“王洛宾巧遇五朵梅,也是结缘于车马店。”1938年4月下旬,王洛宾途经和尚铺村的五朵梅客栈,被店主五朵梅一首悠扬的花儿演唱《眼泪花儿把心淹了》所吸引。原本打算去法国深造音乐的他,决心在西北扎下根来, 搜集整理和创作属于他的民歌,最终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民族歌曲,叫响“西部民歌歌王”的美名。2008年,泾源县委、县政府投资建设王洛宾纪念馆和五朵梅客栈,后修建了王洛宾文化园,留下了这段美好的故事,也成为吸引游客的打卡之地。
红色基因润沃土
八月,六盘山上绿意盎然,生动了夏日。山下,和尚铺村浓浓的红色气息扑面而来。
和尚铺村因是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进入山脚下的第一个村庄,便享有“六盘山下第一村”之美誉。红色成为和尚铺村最鲜亮的底色。
村文化广场上,横卧着一座毛主席诗词《清平乐·六盘山》纪念碑。在纪念碑的南边,有座老房子,门楣上悬挂着“六盘山红色记忆馆”牌匾。馆内的藏品,叙述着红二十五军长征在此地休息以及瓦亭遭遇战的故事。记忆馆管理员、70岁的老党员刘峰,有着深厚的红色情怀,在他的讲述中,这段历史赫然眼前。
1935年8月,红二十五军翻越六盘山,到达六盘山镇和尚铺村。就在部队准备进驻瓦亭时,先头部队在和尚铺村的折腰路桥(现名红军桥)与国民党第三十五师突然遭遇,并进行了激烈的交战。
88年来,这座红军桥依然耸立在村头,默默记录着那段历史。“红军桥属水陆两用的渡槽桥,现在成为当地群众的精神桥。”刘峰介绍。
这段红色历史在六盘山下口口相传,妇孺皆知。和尚铺尚有村小时,教师杨成武把历史编成故事,给学生讲述发生在家乡的红色故事,帮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涵养革命精神。
“为了纪念红二十五军路过我们村这段历史和牺牲的红军战士,我修建了红色记忆馆,并将红军拴马的树桩用围栏保护起来。”刘峰说,“保护历史遗存就是为了教育群众知党史、念党情、感党恩。”
身处红色故土,接受红色精神洗礼,当地群众勤劳致富,用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历史。
乡村振兴看今朝
坐拥六盘山四季资源,在和尚铺村,最能体味春赏醉美花海、夏享爽爽清凉、秋观层林尽染、冬品水墨画卷的固原独有美景。
和尚铺村掩映在青山绿水中,养牛、种植、务工,全村264户962人守着产业,日子过得幸福美满。“家家用上了自来水,接通动力电、广播电视、移动电信宽带,村里建有卫生室、电商服务站、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道路硬化入户,‘厕所革命’提升生活品质,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我们还立足实际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全村人的日子越过越好。”樊国庆说起村子的变化,言语间满是自豪。
物质的满足,孕育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尚铺村村民热衷文化活动,几乎家家都有能拿出手的节目,已形成风气和惯例。每逢传统节日、重要节气,村里的戏台子就会搭起来,锣鼓梆子就会敲响,大家不约而同聚集在村文化广场,我吼一嗓秦腔,你扭一段秧歌,他漫一声花儿……一场自导自拍的文艺演出便精彩开演。
去年,和尚铺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给村里带来了发展新机遇。村党支部书记张虎云对村子的新生活、新图景充满了信心。他和其他村干部们谋划,要乘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以红色旅游为主题,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和王洛宾文化园等,发展旅游产业,同时借助六盘山脉的地理优势,打造中药材种植基地,拓展村民的收入渠道,让“六盘山下第一村”名副其实。(记者:柳 睿 张艺菲 封 聪 芦淑颖 安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