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天堂
2019年春,报社搬迁到电视台合署办公,意味着固原市属媒体的融合就在眼前,也意味着固原日报社作为独立法人的历史即将结束。刚好也是我到报社工作整整20周年。心情既有不舍,又有期待。眼疾也好起来了,可以看电脑了,便着手整理旧稿,是我从事新闻工作20年来所撰写的心得体会。内容有四:一是新闻论文。有些是刊于核心期刊的,计10余篇。二是编采札记。是从事编采工作的记述与感想,我选了12篇。三是阅读评谈。是近年从事报纸阅评审读工作的发言,也选10余篇。四是缅怀和感言。如对我报前辈马玉平、丁金尚、武兴华等先生的怀缅短文,也有因社庆、记者节所写的感言。收录近50篇,约20万字,取名《记者的维度》,打算印刷出来。
三年了,总在踌躇中。偶尔重温打量一番,有一些“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况味。接下来便在自嘲中索然作罢,热情的失却是可怕的。我现在就处在这样的怠惰状态,精力不济、热情下降,想好的事转眼就变卦。请朋友给把把关,征询到底有没有出版价值。他热情鼓励说:“即使是那些你所称‘混职称的论文’,在我读来,也均出自心灵,是有温度的。”这让我有些心动。对编采一线的新闻工作者而言,大量的时间消耗在尽力地记录、复述和传递上,经常是浅尝辄止、浮光掠影、无暇顾及,自然谈不上深度或相对系统的思考。我此前出的两本书就是这样,只是碎片的拼凑而已。这本书稍强一点,是忙碌之余,反观实践断断续续写的,说“出自心灵”是恰当的。比如,如何写时事评论、怎么做新闻标题、编辑应有哪些基本素养,等等。几乎难见经典援引,只是同事同行的实践实证和自己的理解体验与解读,诚若我的父辈所言“丟了实话没说头”。总之,无关深度或广度,倘若有些维度就属奢望了。仅此,取名《记者的维度》。
二十余年来,我当过记者、编辑、评论员和阅评(审读)员。在我报历史上,作为专职评论员和阅评(审读)员,我是首例。“两员”工作是我职业生涯最具挑战性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是最具体、丰富和深切的体验感悟,因此《记者的维度》中悟的内容较多。也就是说,还停留在感性层面,理论味寡淡。人民日报评论部原主任卢新宁说,评论需要“N个一”。诸如,一点理论素养、一点政策水平、一种站位高度、一种胸襟识度、一些地域历史知识、一些鼓劲打气的热情和一手过硬的文字功底,等等。我不想重复掐头断尾、一要到底的讲话摘录式“评论”,不想写些似是而非的假大空文字,自然就要在“N个一”上费气力。这闹心上火的差事如推磨拉碾,读、写、记、思,下功夫不少。如何把政策变成自己的话,将道理“掰碎泡烂”讲来,是耗心力的精细活。还有,激情和经历是写好评论不可或缺的。固原通航那天,天空湛蓝,云淡风轻,上万群众开着农用车前来,当银光闪闪的飞机降落于秦长城北畔的大原时,欢呼之声响彻天宇。我这样写道“高天的流云为你披彩,大原的长风为你洗尘”,激动之情难禁。为了亲和、感染和召唤,我总是反复读,甚至在饭桌上让家人读给我听,真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思。固原渴盼走出贫困、走向小康那么久了,我们都是亲历者、见证者。每逢大好发展机遇,我总是“浩歌弥激烈”,热情撰文,大声鼓呼。这可能就是朋友说的心灵温度!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在心头酝酿已久的善念有若陈酿,也是芬芳的。基于此,《记者的维度》中有关评论写作的心得相对多些。
再说阅评审读。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同时,我的重心在欣赏激励,作热情洋溢的发言,写赞赏评析的文字。在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线上,恐怕新闻产品的生产者是付出最多收益最少的。他们不是在一块田地上、一个领域内耕耘钻研,而是在最为广阔最富流变的现实生活中像蜜蜂一样地找寻,主题频换、视线常新、出手得快,不经历十年碎片化高频次实践,是难悟出道理的。我们是“天天见名、终了无名”的文化人,所能取得的成绩总是事倍而功半、即刻作云散。因此,阅评不能当冷面裁判,审读不宜光挑错拣漏,要将欣赏激励和关注关怀给予辛勤的“采蜜人”,褒扬亮点,包容失误,指点迷津,鼓励实践,帮助成长。几年下来,我写了不少阅评文字,如果算上出的点子、写的策划,至少10万字。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我报刊出一篇关于支宁来到固原的抗战老兵的报道。我建议采写“固原抗战老兵”故事,提供简单策划和我所知不多的线索。在采访小组的辛苦努力及老兵亲属帮助下,我报首次以整版篇幅持续报道了近20位固原本土抗战老兵的故事。西吉县一个贫困山村,有位讲着标准普通话的老兵遗孀,她因爱慕抗日英雄来到西吉,几十年都没有回过老家。彭阳县有位老人,为给“打过国仗”的父亲“正名”,弥留之际坚持和记者通话。报道刊出后,老人已逝,子女点燃这张报纸以告慰。记者节,两位记者讲起采访经历感动得都哭了。其后,一位还参加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并获全区一等奖。把欣赏、激励和召唤送给年轻同事,让他们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得到提高,自觉自信,这可能就是成功的阅评了。我也经常告诫自己,文化人要讲文化话,文化话就是以文化人的话、温暖人心的话、尊重个性的话、包容失误的话、启迪召唤的话。这也是“阅读评谈”中所选文字的基本色调。
我是基层党报的一名普通新闻工作者。二十余年来,在党报的旗帜引领下,孜孜矻矻尽职尽责,实实在在做人为文,在平凡中尽力不要平庸。每次翻阅打量这些归集起来,连名字都取好了的“书”,犹豫不决地想起三十多年前袁伯诚老师题赠我的一句诗:“骐骥岂作蹇驴嘶。”我实在是驽钝之人,恍惚半生已过,既使“不舍十驾”地追求,最大不过“蹇驴也学骐骥嘶”而已。写了这篇后记,聊作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