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的一个下午,原州区官厅镇高红村一处农家小院,阳光铺洒在宽敞的院落里,显得静谧而美好。院子东北角的一间屋子里,魏国荣捧着一团陶泥,坐于拉坯机前,随着轮盘旋转,陶泥在双手的抚摸下乖巧顺从地变换着各种形态,不一会儿,一件散发着泥土味、大肚小口的花瓶状陶坯呈现于眼前。“我享受每一次制陶的过程,感觉每一件作品的产生都是心与泥的对话。”魏国荣对多年的制陶经历感触颇深。
魏国荣今年48岁,出生在制陶世家。早在清末,魏氏族人就在河南巩义从事陶器烧制,高祖父魏当聚是制陶能手,并将技艺传给了第二代传承人魏文正。1929年,魏文正携家带口一路逃荒到现在的原州区官厅镇高红村红崖沟生活,开始了在第二故乡烧制魏氏陶器。
魏国荣展示陶艺作品
自小看着父辈们制陶、烧陶,魏国荣在耳濡目染中对土陶烧制技艺产生了喜爱和浓厚兴趣,有事没事就跟着大人跑到作坊里,穿梭在大大小小的坛坛罐罐之间。但父亲觉得,女孩子学这门手艺太苦,并不赞成也不打算教魏国荣,甚至不让她再靠近作坊。魏国荣便偷偷跑到外面,自己挖土、加水和成泥巴,学着大人的样子和手法,捏造出各种形状的东西。
初中毕业后,魏国荣外出打工,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的一处窑口,她帮制陶师傅干一些筛土、揉泥、装窑等活计,久而久之,师傅会在制陶时给她指点一二。“当时窑厂还生产雕塑,我在那里第一次见到了和真人一样大小的人物雕像。”魏国荣回忆,也是在打工那几年,她结识了憨厚老实的西安小伙马野,并结婚成家。
2008年,魏国荣来到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朱小平创办的六盘山抟土瓦塑有限公司,从事瓦塑艺术工作。虽然人到中年,但在魏国荣的内心深处,并没有忘记儿时的制陶梦。闲暇之余,她一次又一次“缠”着叔父魏全有(魏氏陶器第四代传承人),想学习魏氏陶器烧制技艺,传承祖业。魏全有看她如此坚持,最终同意传授技艺。魏国荣因此成为魏氏家族中第一个学习陶器烧制技艺的女性传承人,也成为魏氏陶器第五代传承人。
每一件陶器制品的诞生,都是泥土在千锤百炼下的“浴火重生”,倾注了制陶者的心血和热情。一件陶器从制作到成品,要经过选土、晒土、泡泥、醒泥、揉泥、拉坯、修坯、装窑、烧窑、出窑等18道工序,每道工序环环相扣,丝毫马虎不得。
首先是选土,要选择当地风化晒好的红土块为原材料,挖土回来后继续风化、晾晒,直到晒至用指头一捻就可以散开的状态后筛土、粉土,加水浸泡两三天后按比例加入黄土、白斑土进行沉淀、醒泥。所谓“醒泥”,就是用塑料布把泥土包起来,像“醒面“一样搁置一段时间,以便让泥土达到软硬适中的状态。“醒好”之后,再把泥土揉搓均匀透彻,“揉泥就像揉面一样,要排除陶泥中的杂质和气孔,增强黏土密度,让泥团更具柔韧性和可塑性。”魏国荣娓娓道来。只见她将陶泥按量取出,置于操作台上,先后用菊花揉、牛头揉的方式反复揉压,泥团在她的手下不断翻转滚动,像是会跳跃一般。
制陶的工艺流程中,最费力的是揉泥,技术含量最高的是拉坯。拜师学艺初期,小小作坊里,魏国荣一遍遍地学习拉坯,一坐就是一整天。“从手跟着泥走,到泥跟着手走,需要一个过程。一方面靠师傅教和自身悟,一方面需要长时间练习积累经验。”
魏国荣把揉好醒好的陶泥团掷于旋转着的拉坯机轮盘中央,双手蘸蘸水,先是把双手拇指摁在泥团中间位置,其余手指环于四周,扶起一个像小桶一样的“泥头”,泥随手变,手随泥舞,“泥头”随着旋转慢慢升高、延展、合拢、弯曲,造型在指尖完成。拉坯是泥土走向精美艺术品的开始,方才那坨再寻常不过的泥团,瞬间便有了生命的灵性。
“在泥团上捏‘泥头’,就是我们说的找中心,这是拉坯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操作,中心找不好、定不好,就很难进行下面的步骤。”魏国荣解释,“为了找准中心,我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学习。刚开始找中心时,泥团经常随着转动的轮盘跑偏,手被磨得全是伤口。”
陶坯基本成型后,魏国荣用一根细钢丝将其割底并移出轮盘外放置阴干,两三天后修坯,修好后继续阴干,待完全干透后进行晾晒。晾坯后装窑、烧窑,装窑讲究的是“二牛抬杠法”,既要保证摞放的陶器不倒塌损坏,又要确保每一件陶器受热均匀。烧窑时,根据窑内温度适当添加柴草,“要做到柴不离手,眼不离火口。”魏国荣说。经过少则两天一夜、多则三天三夜的烈火灼烧,一件陶器成品终于诞生。
仿三星堆青铜人面具
仿大地湾彩陶人头瓶
仿马家窑彩陶
对魏国荣来说,制陶已经不是简单的手工技艺,而是流淌在血液中的文化,一种需要传承的文化。如何让历史悠久的制陶技艺在新时代传承下去?魏国荣有自己的想法:应该将传统手艺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在器型捏塑和烧制工艺上加以创新、翻新花样,制作出更多符合现代生活需求、适合大众口味的陶制品。为此,魏国荣除了钻进作坊里悉心打磨、多加练习,还跟随叔父魏全有到江西景德镇等地看陶学习,陶艺和眼界与日俱增。
汗水凝聚,泥土成坯,经火洗礼,赋予生命。10多年里,魏国荣坚持制作出陶盆陶罐、陶碗陶盘、茶壶水杯等生活用品,也潜心创作出仿马家窑彩陶、仿大地湾彩陶人头瓶、宝月瓶、仿三星堆青铜人面具、古典式双耳插花瓶等创新式陶制品。她先后在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第十届文博会、宁夏银川“建党百年”非遗大赛、自治区非遗作品促销活动中展出作品,受到主办方和观展者一致好评。2020年,魏氏陶器烧制技艺被评为市级非遗项目。
古典式双耳插花瓶
“每当看到这一件件经过时光打磨的陶器,总感觉它们在对你诉说着心事和故事,让人不觉间静下心来。更重要的是,制陶技艺凝聚了古今匠人的智慧,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时代特征,我会继续努力,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魏国荣抚摸着陶艺作品动情地说。(记者:胡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