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一大早,西吉县兴隆镇单南村“出户入园”养殖园区里,膘肥体壮、毛色发亮的牛悠闲地甩着尾巴,正在吃“早餐”。“目前,园区共养殖400多头牛,我们采取统一购牛、统一防疫、统一饲养、统一出栏的方式科学养殖,肉牛品质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园区负责人单梦林说,“现在每天出栏七八十头牛,主要销往深圳、广州等地。”
去年,单南村建成“出户入园”养殖园区,单梦林和其他7名养殖大户将自家的牛送入园区,实现了从散养到标准化喂养的转变,不但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正因如此,他们对肉牛产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我把20多头牛送进园区,正好腾出时间去交易市场做肉牛买卖中介。”村民摆生海满脸笑意地说,“现在养牛不用自己操心,还有时间去交易市场挣钱,一举两得。”西吉县充分发挥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从外引进、自主扶持企业,采取“托管代养”“出户入园”“联农带农”等模式,不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摆生海所说的交易市场,便是远近闻名的“旱码头”——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
每逢集日,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人头攒动,体格健壮的牲畜吸引各地商贩,一笔笔交易在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声中达成,市场里热闹非凡。“市场年贩运、屠宰约25万头牛,销售额60亿元,牛羊肉畅销新疆、内蒙古、陕西、河南等10多个省份。”单南村党支部书记边斌介绍道。
在交易市场的南面,一排排崭新的牛棚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正在建设单家集肉牛交易市场线上交易中心,工人在清运垃圾,做收尾工作,预计6月中旬投入运行。
记者看到,交易中心的每个牛棚都被隔成100个“小单间”,每个区域配备独立摄像头。“线上交易共有4个大棚,分为架子牛棚、母牛棚、犊牛棚、育肥牛棚4个区域,存栏量为400头。”边斌说,“交易时牲畜通过红外线识别系统,其重量、成长周期等符合售卖标准才能入棚,摄像头可以360度展示牲畜情况,买家在手机、电脑等平台可以‘云’买牛,选中后网上付款,交易后我们按照买家要求发货。”
交易中心的建成,意味着西吉县肉牛交易将结合大数据统计、分析等内容,进行线上线下销售,进一步减少中间环节、拓宽销售渠道、提高效益。
科学养殖、智能销售为肉牛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牛肉精深加工作为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也在加快推进。
趁着天气晴好,位于兴隆镇范沟村的西吉县肉牛养殖集群暨牛羊肉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建设项目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工人正在加班加点、全力以赴加快建设。
据了解,项目建成后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配备自动化牛羊屠宰加工设备,实现牛羊检疫、屠宰、分割、储运等板块一体化,实现当地牛羊“集中检疫、定点屠宰”,预计年屠宰量可达8万头牛、15万只羊,分割肉类产品7万吨、副产品23万套,产值10亿元以上,进一步推动肉牛产业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精细化发展。“目前,项目正在进行综合业务用房和车间的施工,计划于6月底试投产运行。”宁夏双成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马越说。
西吉县坚持走“家家种草、户户养牛、自繁自育、适度规模”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并重的路子,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在重点实施好“见犊补母”、全株玉米青贮、肉牛养殖示范村建设、规模养殖场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的同时,将精力与财力重点放在肉牛产业补链延链和品牌化建设上,推动肉牛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全力打造宁夏肉牛养殖核心大县、牛肉产品加工强县和全国西门塔尔肉牛繁育基地,力争今年肉牛饲养量达到55万头,实现牧业综合产值29亿元。(记者: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