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的退休教师隋秀华,1956年从上海来到宁夏固原支教,从此扎根在这里68年。支教的37年中,她先后担任多所小学的副校长、校长。她对待工作吃苦耐劳、兢兢业业,把青春奉献给山区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用心用情、严慈相济,用爱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1960年,隋秀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8年,温家宝总理来到我家,握着我的手嘘寒问暖,他说‘宁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总理的话我一辈子都不会忘。”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隋秀华记忆犹新,“选择来到大西北,到固原当一名人民教师,我无怨无悔,但是自己做得还不够呀。”
87岁的退休教师隋秀华身体健朗,言谈举止干练,中气十足。今年是她来到固原的第68个年头。“我要把这件衣服换上吗?”隋秀华用地道的固原话问女儿。只听口音压根想不到,她其实是个上海人。
1956年3月,初中毕业后的隋秀华和100多名同学通过甘肃省教育厅招生,从上海来到宁夏固原支教。“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我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19岁的隋秀华投身到了建设大西北的洪流之中。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是1956年3月13日晚上,我们乘坐18点的火车到西安,再乘坐大卡车到固原。摇摇晃晃,走了两天才到。”说起初来固原时的情形,隋秀华记忆深刻,“当时,到处是荒山秃岭,风沙很大,领导说我们的第一顿晚餐是鸡蛋炒米饭。其实没有多少鸡蛋,只有黄米做的饭,吃起来有点干,不太好嚼。”那顿鸡蛋炒米饭的味道令隋秀华至今难忘。
经过8个月的培训,隋秀华和同学们被分配到不同的地方。她在固原师范附属小学(现固原市第一小学)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除了担任学校副校长,隋秀华也是一年级2班的班主任。
“那时的教室都很破旧,课桌是用土坯和砖头砌成的,窗户时常透风,土院子就是操场。最难熬的是冬天,寒冷又漫长,没有取暖设备,只能点火盆,等烟散了再端进教室。”隋秀华说,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影响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大家都十分用功,每天提前一两个小时到教室打扫卫生,清扫院子,主动上早自习。“当时我们贴了比赛写字的墙报,大家比学赶帮,劲头十足。”更让她倍感温暖的是一次次家访,“那会儿,大家家庭条件都不好,但每次家访,家长们都会煮上香喷喷的土豆和热气腾腾的米饭招待我们,就像是一家人。”质朴的家长、渴求知识的孩子深深触动着隋秀华。渐渐地,她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工作中,隋秀华能吃苦、爱钻研。课前,她会吃透教学内容,备课到深夜是常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对学生负责既是责任也是义务。”带着这样的信念,支教的37年中,隋秀华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与学生更是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班里有个学生叫刘慧昌,调皮捣蛋,爱打架,不太听话。他没有妈妈,爸爸也经常出差,没有人管。我就和校长说,让孩子住到我的宿舍来。”隋秀华回忆,“日常照顾他的起居,休息时帮他洗衣服,晚上批改作业时让他在一旁学习,带他一起在学校灶上吃饭,解答他的疑惑,肯定他的进步。”隋秀华把刘慧昌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在她的耐心教育下,刘慧昌慢慢改掉了坏习惯,还当选为班里的学习委员。
1960年,隋秀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作为全国文教卫生群英会的代表之一,受到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那是我第一次去北京,心情非常激动,无法言述。我们听了陈毅作的报告后,备受鼓舞,下定决心回来后要干好工作。”述说起当年的情形,隋秀华难掩兴奋之情。
此后,隋秀华先后担任固原城关一小(固原市第一小学)、城关二小(原州区第二小学)、固原师范附属小学(现固原市第一小学)的副校长,在教学的同时她积极推进小学建设。“当时学校发展很困难,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设备、修建操场,让曾经落后的小学朝着先进学校目标迈进。”隋秀华全身心投入到固原教育事业之中,直到1993年退休。
在固原,隋秀华与一同来支教的陈振国组建了家庭,养育了3个孩子。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矗立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这座山城也渐渐褪去了贫穷荒凉的模样,“以前发生山洪的时候,我们挽起裤腿、脱掉鞋子背着学生过河。现在的固原,树多了、山绿了,风沙没了,山洪也没了。”彼时,隋秀华每隔两三年才回一次家乡,和家人联系就靠一封封书信,“现在能打视频电话,大家吃得好,穿得好,联系越来越方便。”
作为固原发展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固原每一处的变化,尤其是教育教学的变化隋秀华看在眼里,“现在,我在农村看到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教室宽敞明亮,各种教学设备齐全先进,冬天教室里也很暖和,学生们再也不用受冻了。”隋秀华欣慰地说,“看到固原一中的升学率那么高,真的很自豪。国家对教育事业这么重视,咱们的青年教师在岗位上尽心尽力,真不错。”
隋秀华的二女儿陈洁也是一名小学教师,她教过的学生如今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而最让她骄傲的是大部分学生都从事教师行业。“他们经常从全国各地来看我,我们在一起谈天说地,很幸福。”隋秀华笑着说。
如今,隋秀华的生活平静且充实,读报纸、看新闻是她最大的爱好。“午休后,她会下楼活动一会儿,然后回家看报纸,准时在电视机前看《新闻联播》,每天都是如此。”陈洁说,新闻就是妈妈洞察世界的窗户。
一有时间,隋秀华就通过报纸了解资讯。
“作为劳模,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希望大家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更多的成绩。”
“我已经把固原当作了我的第二个故乡。”
“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
这是隋秀华的回望和寄语。时间的长河静静流淌,从青丝到白发,从年少到耄耋,她把热爱奉献融入进了一批批孩子的成长历程,将青春梦想书写进山区的教育篇章。
在岁月的流逝里,这位老人的奉献、热爱和见证,弥足珍贵。(见习记者 任悦儿 赵昱杰 记者 毛文文 芦淑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