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固原日报》的缘分,说起来有点稀里糊涂。
这样说的原因,是我忘记了我和它结缘的准确时间和具体事由。只模模糊糊记得很多年前,向《固原日报》投过一次稿,是一篇题目为《检查何须打招呼》的评论。投完稿件后,我就再没当回事,几天后,同事看《固原日报》时发现了一篇署名是我的文章,大喊一声,说我写的文章上报纸了。同事们都围过来看,我也跑上前去确认。拽过报纸仔细一看,还真是我写的,位置在一版的中间,看上去如同一小块“豆腐”。
这是我第一次向《固原日报》“表露心迹”,人前没好意思高兴,但心里还是悄悄地开心了一阵子。
日子在平凡安静的岁月中流淌。太阳依旧每天升起落下,我也照常上下班。碎文字变铅字的喜悦感很快被忙忙碌碌的工作和生活冲淡,就好似青瓦上的烟尘被雨水冲刷干净一样,什么痕迹都没有了。
之后的几年间,因工作需要,单位曾几次请《固原日报》的编辑、记者来给基层通讯员培训。我也有幸参加了培训,有写作课,也有摄影课。从如何写消息、通讯,到怎么拍出好照片,来授课的编辑和记者讲得很认真,很详细,使我受益匪浅。在这期间,承蒙编辑老师的指导关照,我曾零散地给《固原日报》投发过小通讯。
还记得初学文学写作时,像《固原日报》这样的市级报,在我面前简直就是一座不可轻攀的高山。我一边拜读报上刊发的散文、诗歌等佳作,一边小心翼翼将自己的涂鸦拙作拿出来找差距。看着各位作家老师那行云流水似的优美文笔,自己所写稚嫩生涩的语句简直不忍直视。
虽然知道自己写得不好,但我笔耕不辍地坚持着。
也许是勤能补拙,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我在犹豫了半天之后,抱着投石问路的心态,将一首标题为《在春天的路口等你》的小诗歌投于《固原日报》“口弦”副刊。当时,在QQ邮箱里点了“发送”并看到“发送成功”四个字,我的小心脏扑通扑通狂跳了好一阵,心里又激动又没底。可令我没想到的是,一周后,拙作竟然见报了,这可是我万万没想到的意外惊喜,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这一次,我内心兴奋更胜于第一次在报上见到自己写的评论短文那回。
自那以后,我愈加关注《固原日报》。因单位每年订报,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见到。每收到一期报纸,我都先找“口弦”副刊,如有,我便如获至宝,从头到尾,一篇一篇、一字一句地认真阅读一遍。对于我非常喜欢的篇幅,我会反反复复地多读几遍,仔细品味文章的入题角度,认真咂摸文中的用词造句,边读还边在心里拷问自己:别人能想到这样写而自己为什么就想不到呢?同样的字词句,别人能运用得如此恰如其分,自己怎么就像挤牙膏似的写不出来。
就这样,带着一连串的问题,我开始了向《固原日报》“拜师学艺”之路。我关注了固原日报微信公众号,以便随时虚心学习,向刊发文章的老师请教、汲取文学营养。在一点一滴和日积月累中,我渐渐走进了文学写作这片大田野,在肥沃的土壤里,虔诚地播下一粒希望的种子,勤劳浇灌,希冀终有一日能开花结果。
因我写作大都是在干完工作后的业余时间,什么时候写、写什么都没个定数,这种情况下手机自然成了我的好帮手。比如我去固原看老人孩子,在街上遇到互相帮助又难舍难分的两姐妹,便立即拿起手机,将所见所感快速记录下来,待回去后再认真加工成一篇完整的散文;再比如有次我出去吃饭,无意中和老板娘闲聊了几句,得知她为了谋生来回奔波开店的经历,深深打动了我,便有了《谋生》这篇文章;每当夜深人静,对着家乡的方向,那些远去又突然回来的往事,一幕一幕闪现在心头,催我在手机上连夜写下《包产到户那年》《洋芋铃铃》《家乡的那座高山》《怀念父亲》等作品,承蒙编辑老师不嫌弃,一一刊发于《固原日报》。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固原日报》副刊推出“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活动,我抱着重在参与的想法积极参加了这项活动。当时,我以家乡这些年的巨大变化为背景、以太爷爷家由贫穷走向富裕的家庭生活为主线,写下了《这里的巨变静悄悄》一文,按要求进行了投稿。令我没想到的是,这篇稿件竟然获得了征文三等奖。我非常珍惜这份荣誉,将它视为对我勤学苦写的勉励及鼓舞我继续努力的一种动力。
我还要感谢一个人,我的丈夫。因为我每在手机上完成一篇文章,都先拿给丈夫读一遍,而丈夫也很乐意帮我“挑刺”,哪里读着绕口,哪里又缺一个字,他总是细心帮我找出来,丈夫是我所有文章的第一个读者,也是我校对文字的好帮手。
《固原日报》就像一位良师,无声胜有声地栽培我。通过长期看报读报,使我学习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没学到的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也带给我克服枯燥、静心写作的充实与快乐。(作者:高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