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种植,在西海固干旱地域,成为定植保墒的有效措施,已发展近五十年。但随着覆膜农业面积扩增,废旧农膜处置不当造成的“白色污染”,一时成为环保难题。
发展产业,不以“伤害”环境为代价。绿水青山,重在守护。
彭阳县如何解难题、稳产业?且以地膜的变身述说——
美丽山川,需用心守护。通讯员 林生库/摄
我是地膜,一种用聚乙烯颗粒制作的PE薄膜。我的作用可大了,覆盖在田地,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而且,我还有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病害的作用呢。我很高兴能成为农民的好朋友。我要讲述的,就是祖父辈和我来到彭阳的经历。
早于20世纪70年代,我的祖辈就被运送到宁夏固原这个叫彭阳的地方,农技工作者准备把它们铺就在这里的红茹河流域种植区发挥作用。听闻那时彭阳的土地真是贫瘠啊,地里种着小麦、马铃薯等维持温饱的农作物,气候干旱,风起扬尘,不时听到这些农作物干渴的呻吟。
尝到覆膜种植的甜头,群众积极开展覆膜作业。通讯员 林生库/摄
不忍看到地里的庄稼遭受如此痛苦,我的祖辈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片土地带来生机。但是,当地农民群众并不认识它们,很难接受这些陌生的面孔,农民群众说,现在虽然干旱,还能收点粮食,如果把“这层塑料”铺上,会不会颗粒无收。最关键的是,地膜对他们来说身价不菲,没有人愿意额外花钱把它们买回家,再费力铺在田地上。
虽然遭到了拒绝,但农技工作者没有放弃,还是开辟出了试验田。春种秋收,农民群众真切看到覆膜保墒的农作物确实比裸露的地块易于获得丰收。
20世纪80年代,我们地膜在彭阳获得大面积推广,先是覆膜种玉米,之后开始用覆膜的方法种小麦。我们如愿和农民群众成为好朋友,欣喜之余,内疚新增。
随着覆膜种植面积扩大,废旧农膜被随意丢弃引发的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及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等问题日渐突出。清除废旧农膜,成为彭阳县农村环境治理的“痛点”。
“白色污染”曾困扰着群众生活。通讯员 林生库/摄
2004年,彭阳县有了一家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厂,经营者邓世平早年跑运输,见了些世面,看到村民饱受“白色污染”的困扰,四下打听解决方法的同时嗅到了商机,便回乡建厂。当我的同伴作为废旧农膜被集中到加工厂开始生产时,邓世平发现花费40万元采购的机器,不是专门加工废旧农膜的。邓世平着急了,我的同伴也因为不能被重新利用感到沮丧。但邓世平没有气馁,他辗转于区内吴忠,区外内蒙古、甘肃、陕西、山东等地寻求技术援助,终于在山东找到了一家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千方百计请到了技术人员。当技术能人来到彭阳把机器改造完成后,同伴们重新被送上流水线,身体接受着粉碎压榨的煎熬,但一想到能涅槃重生,变废为宝,它们咬牙接受着回炉再造的洗礼。经过晾晒、粉碎、漂洗、甩干、挤出、切粒等程序后,它们变成了聚乙烯高压塑料颗粒。
彭阳有了第一家真正的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厂。于是,邓世平以每公斤0.8元的价格大量收购废旧农膜,周边农民朋友的废旧农膜处理难题得到解决。虽然那时候运输条件有限,农民朋友用驴套板车运送,但大家也愿意跑大半天的路程把废旧农膜送来回收。
覆膜梯田为彭阳山川增添景致。通讯员 扈志明/摄
听农技工作者说,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属于环保项目,会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继“第一家”后,彭阳县陆续建起8家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厂。但由于环保要求不达标,最后分南北区域保留了2家加工企业。邓世平的企业因连年更新设施,并配套了环保设备而成为其中之一。回收数量逐年增加,他获得的利润也连年增长。2004年生产300吨,2005年580吨……这些,见证着彭阳县设施农业的发展速度,也记录了彭阳人民保护生态环境、守护青山绿水的历程。
如今,彭阳县覆膜农作物种植面积以每年50万亩的保有量稳步发展。政府加大力度鼓励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收购废旧农膜有了每吨800元的补贴,并在重点乡镇建立了30个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兑换收购网点。
农技人员查看废旧农膜制成的聚乙烯高压塑料颗粒。记者 张艺菲/摄
我,自豪于完成了帮助农民增收的任务,现在也被回收制成聚乙烯高压塑料颗粒,将和伙伴踏上去往上海、河南、新疆等地的路程。在那里,我们会进入另外的加工厂,被制成滴管、保温材料、铝塑管等产品,继续发挥作用。(记者:张艺菲 封聪 闫蓓 樊永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