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蛋”做出“大文章” ——彭阳县供销社打通“朝那蛋”出村进城路
一枚枚带着乡土气息的“朝那蛋”,如今成为彭阳县撬动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朝那鸡”及其蛋制品凭借优良品质享誉区内外。彭阳县供销社立足自身职能优势,多措并举破解山区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难题,让大山深处的优质鸡蛋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品质是产业立身之本。为提升“朝那蛋”市场竞争力,彭阳县供销社精准发力,整合闽宁协作资金与企业自筹资源,高标准建成1个现代化鸡蛋分拣营销中心。中心引进全套专业洁蛋、分级、包装一体化设备,实现鸡蛋清洗、消毒、烘干、裂纹检测、涂膜保鲜、喷码溯源等全流程标准化处理,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同时,改造升级两处冷链物流站点,构建起“分拣—保鲜—储运”无缝衔接的全程标准化作业体系,年处理本地优质鸡蛋能力达7200万枚,为“朝那蛋”优质优价奠定坚实基础。
“酒香也怕巷子深”,彭阳县供销社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构建多元化产销对接体系。线下布局实体销售渠道,在吴忠利通区设立“朝那蛋”特产直营店,并与厦门鹭驰公司、灌口供销社及本地中小学校、商超等28家单位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每周稳定供应鸡蛋1.2万枚,形成稳定的线下销售矩阵;线上深耕电商赛道,运营“832平台”、淘宝及快手、抖音直播间等渠道,通过“主播带蛋”“产地直供”等模式打响品牌知名度,单场直播最高成交1.1万单,累计线上销量突破100万枚。
此外,创新推出带有溯源二维码的专用包装,消费者扫码即可实时查看鸡蛋的养殖环境、饲料来源、质检报告等信息,实现“一蛋一码、全程可溯”,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在产业链延伸上,供销社主动对接两家本地食品加工企业,联合开发鸡蛋卷等休闲食品,年消化鸡蛋150万枚,让“朝那蛋”附加值提升30%以上,实现从“原蛋销售”向“产品深加工”的跨越。
产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彭阳县通过供销系统渠道累计销售“朝那蛋”407万枚,实现销售额245.73万元,直接带动10个养殖村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16.7万元,让养殖户实实在在分享到产业发展红利。通过搭建“市场+合作社+养殖户”的联动机制,既解决了养殖户“卖蛋难”的后顾之忧,又通过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保障了鸡蛋收购价格稳定,有效激发了农民养殖积极性,推动“朝那鸡”养殖产业规模化发展。(通讯员:王 宁 李慧英)
相关新闻
-
隆德县多点发力织密大气污染“防护网”
[2025-11-15] -
“小鸡蛋”做出“大文章” ——彭阳县供销社打通“朝那蛋”出村进城路
[2025-11-15] -
泾源新旗村:首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撬动“流量”变“留量”
[2025-11-14] -
原州区智慧水网打通城乡供水“最后一公里”
[2025-11-14] -
彭阳辣椒的产业蝶变
[2025-11-14] -
央媒看固原丨宁夏隆德:乡村振兴路上“薯”光正好
[2025-11-14] -
泾源县用水权交易再添新成果
[2025-11-13] -
隆德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2025-11-13] -
彭阳县“山水工程”弥合生态“裂缝” 总投资12.8亿元 修复总面积73.2万亩
[2025-11-12] -
中河乡两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
[2025-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