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岗增收筑幸福 乡村振兴谱新篇——固原“十四五”就业民生答卷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创业活力显著增强、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市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
这五年,固原以就业之“稳”,促发展之“进”,用扎实举措托举起千家万户幸福生活。截至2025年,固原市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每人9.1万元,年均增速3.4%,超出规划目标;城镇新增就业累计4.6万人,失业率始终稳定在5.5%以内。更令人欣喜的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1年的32546.4元增长至2024年的37813元,年均增速5.13%,连续两年领跑全区。
数字无言,却有力印证了固原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坚实步履。
劳务品牌带动农民增收
农村劳动力“转”出增收新天地,依托“稳内拓外”行动,固原推动劳务输出从“零散式”走向“组织化”。年均输出劳动力31.8万人,占全区四成;劳务组织化程度五年间从17.8%跃升至57%。“固原劳务”品牌越叫越响,累计创收341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尤其在闽宁协作中,我市与福建福州、厦门等地建立深度协作关系,打造新时代闽宁协作“升级版”。对赴闽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脱贫人口给予6000元奖补,“十四五”期间兑付资金2500万元,惠及3300余人次;与宁夏飞毛腿技工学校推行“1+1+1”培养模式,毕业生100%就业,年收入超6万元,成为国务院推广的“扶志扶智”典型案例;累计建立福建劳务基地47个,组织包机输送务工人员900人,“固原劳务”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原州区头营镇的海小飞便是劳务输出的受益者之一。今年年初,他加入政府组织的百人务工队伍,赴闽务工。从初到岗位的生疏到熟练掌握技能,海小飞的月收入从最初的6000多元稳步增长。“来这里不仅让我实现了经济独立,更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海小飞说。同时,山海联动、山川联动、市县联动的“三联动”机制,打通了区域协作脉络,原州织女、西吉焊工、隆德暖锅师、泾源技工、彭阳纺纱工等劳务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力。
精准帮扶护航重点群体
我市始终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构建精准化、系统化帮扶服务体系,有效拓宽就业渠道,夯实民生之本。
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我市建立“一人一档”跟踪服务机制,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多元化支持,并建成22家就业见习基地,助力青年顺利过渡至职场。目前,全市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累计促进1.8万名青年实现就业。
曹龙大学毕业后在政策扶持下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的创业路。2015年返乡后,他敏锐捕捉到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决定发展林下生态鸡养殖。创业初期,资金短缺和技术不足让他屡屡碰壁,当地就业部门了解情况后,不仅为他对接了创业培训课程,还协助申请了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如今他的养殖基地已建成“鸡别墅”养殖区、溯源大数据平台,创新推出“线上认养”模式,拓展了露营、户外拓展等项目,联合民宿推出“养殖体验+乡村旅游”套餐,带动周边200余名村民务工,人均年增收2万多元。
实施“1131”精准帮扶措施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2.7万个,实行托底安置。同时,积极优化创业生态,形成“贷款+培训+服务”联动机制,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97亿元,培育创业实体6800户,带动就业3万余人。另外,为提升人岗匹配效率,主动走访企业179次,征集岗位6.7万个,举办各类招聘会398场。原州区创新推出“直播带岗”模式,将直播间设于生产一线,以“HR+主播+专家”形式直观展示岗位信息,开展700余场直播,吸引72.9万人次参与,相关经验获全国推广。
产业融合筑牢“家门口”幸福
夏季的隆德县观庄乡大庄村供港蔬菜基地里,菜农王萍娴熟地采摘、分拣。“离家近,工资合适,能照顾上家。”她笑着说。观庄乡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模式,打造蔬菜、菌菇基地,带动160余名务工人员人均年增收约3万元。
西吉县将台堡镇开发食用菌培育、艾草加工等岗位600余个,累计增收约230万元。
泾源县凯宇苗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禹金广依托苗木产业带领群众务工增收。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双渠道机制,流转土地1200亩,释放劳动力300余人,并与西藏、河北等地加强项目合作,年销售苗木27万株,带动200余人稳定务工,累计吸纳劳动力1万多人次。
“家门口”就业成为“幸福靠山”,多元产业激活县域就业潜力。近年来,我市锚定产业振兴目标,走稳走实“壮大一产、繁荣三产、撬动二产”的“一三二”产业发展新路子,通过“政企民协同”“土地+产业联动”“多元业态融合”等多种方式,在全市打造蔬菜基地、苗木合作社、肉牛交易、研学旅游等就业场景,为群众“家门口”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实现稳定就业与增收,破解“留守”与“增收”矛盾,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亮眼成绩让人欣喜,但我市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服务业工资水平有待提升。“十四五”收官在即,固原就业创业工作已奠定坚实基础。
站在新起点,固原正以更坚实的步伐,在筑牢民生之本、激发发展活力的道路上稳步向前,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描绘更温暖的底色。(记者:王建保 梁 园)
相关新闻
-
彭阳年处置三百万吨煤矸石 综合利用项目加速推进
[2025-11-06] -
“笔墨丹青绘初心·廉韵辉映六盘山”作品展开展
[2025-11-06] -
宁夏固原“体育大餐”让中小学生“动起来”
[2025-11-06] -
稳岗增收筑幸福 乡村振兴谱新篇——固原“十四五”就业民生答卷
[2025-11-06] -
我市首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建成
[2025-11-05] -
我市各部门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1-05] -
每个给予50万元奖补!首批“宁夏工匠”技能品牌发布
[2025-11-05] -
我市召开各民主党派重点调研成果协商座谈会
[2025-11-04] -
宁夏开展首例冻存卵巢组织手术,为27岁患癌女子保存生命的“种子”
[2025-11-04] -
宁夏废止和修改一批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
[2025-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