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绘就好“丰”景
当“苦瘠”不再是固原的唯一标签,一场深刻的农业变革正在六盘山腹地蓬勃展开。
近年来,我市锚定产业振兴目标,走稳走实“壮大一产、繁荣三产、撬动二产”的“一三二”产业发展新路子,在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深化产业融合发展等关键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推动肉牛、马铃薯、冷凉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2025年5月,第九个中国品牌日期间,在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上,“六盘山冷凉蔬菜”荣获地标名品典型案例,持续释放生态价值与产业势能。
2025年8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640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公告,西吉马铃薯、西芹;六盘山黄芪、秦艽、蚕豆;泾源黄牛肉、蜂蜜;彭阳辣椒8件产品,从农产品地理标志转化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从原来的5件增长至13件。
2025年截至10月,我市持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开展农文旅宣传推介活动11场次,组织涉农企业430家(次)参与展销,订单销售各类农产品超150亿元。
……
一次次实力展示,彰显了固原农特产品的独特魅力与市场潜力,印证了山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固原速度”。
结构优化集群发展
连日来,西吉县各类小秋杂粮相继进入收割期。在白崖乡万亩杂粮示范基地里,谷浪翻金、荞麦飘香,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轰鸣声奏响了产业兴旺的丰收序曲。围绕“五区两点一带”产业规划,白崖乡系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布局,将零散种植整合为2.4万亩规模化基地,推动小杂粮从“单打独斗”向“集群发展”跃升。
在推动规模化种植的同时,白崖乡聚焦稳产保收环节。针对以往晾晒难、储存难的问题,将旧农贸市场改造为日处理200吨的粮食烘干中心,不仅服务本乡,还辐射周边地区,年处理杂粮能力达4000余吨。
产业链的延伸也在同步推进。在红套村的杂粮加工车间,自动化生产线将小米、荞麦等杂粮分拣包装,日均产出2吨精深加工产品,推动农产品从初加工向品牌化、标准化方向升级,实现价值倍增。支撑这一全产业链格局的,是“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联动发展模式,通过明确分工、整合资源,让分散的农户结成发展共同体,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劲合力。
正是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为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每年九月,是原州区头营镇杨郎村万亩瓜菜基地网纹瓜的丰收季。今年丰收季,一颗颗品质上乘的网纹瓜,经过筛选、包装,首次开启了直接出口海外新加坡的“甜蜜之旅”。这场成功“出海”,其核心底气源于贯穿种植全过程的科技赋能。
在种植基地,传统的种植模式被数字化种植管理系统取代。通过传感器,系统实时收集土壤湿度、棚内温度、光照强度等数据,并结合作物生长模型、气象数据智能分析,最终实现对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的精准调控。
“科技打底,今年网纹瓜产量好,较去年增长15%。”基地负责人曹少雄说。这种从“靠经验”到“靠数据”的精细化管理,确保了网纹瓜果型饱满、口感脆甜。
数据在田间精准调控着作物的生长环境,也在实验室里从源头上破译着丰产密码。
在固原天启薯业有限公司组培室,技术人员借助显微镜进行“茎尖剥离”手术。“我们通过对分生组织进行培养,彻底脱去病毒,从根源上为产业保驾护航。”技术人员赵芬说。
这项核心技术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公司繁育的“青薯9号”等脱毒原原种,年产量已达数千万粒,比未脱毒种薯产量提高30%左右。同时,在公司的智能化温网室,管理人员可通过大屏显示的环境数据,随时远程调节温湿度、光照与肥力,实现了生产自动化、管理智能化的现代种业模式。
从网纹瓜的数据精准到马铃薯的种源攻关,科技已成为我市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的核心引擎。
延伸链条价值倍增
在具备了规模化基础和科技赋能之后,推动产业链的延伸与融合,也是我市特色农业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经济效益的关键一步。
在我市深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布局下,肉牛产业链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实现了从单一养殖向全产业链的发展。宁夏六盘山泾河食品有限公司、源牛(宁夏)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批精深加工企业正成为推动产业增值的关键力量。近日,在宁夏盛飞豪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工人们在生产线上熟练地进行着牛肉的精深加工,从排酸、分割到穿串,每条工序都井然有序。这家2021年引进的企业,如今已发展成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的龙头企业,其生产的特色黄牛肉串畅销全国。
我市推动肉牛产业延链补链,推进产品精深加工,不仅让“泾源黄牛肉”等品牌评价达35.19亿元,更带动了养殖、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协同发展。据了解,我市通过加大肉牛产业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等,降低肉牛加工物耗能耗。同时,持续优化布局肉牛屠宰场,累计改造提升6个、正建3个,建成伊鑫瑞、生龙、泾水源等25家牛肉精深加工中心,年屠宰加工能力30万头,生产各类肉制品超过10万吨。
从结构优化到科技赋能,再到产业链延伸,我市农业发展正以创新姿态描绘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答卷。(记者:王文莱)
相关新闻
-
五届市委第十二轮巡察完成进驻动员
[2025-11-03] -
特色产业绘就好“丰”景
[2025-11-03] -
这是用心用情写给未来的一封信”——宁夏“扫黄打非·护苗”行动的智慧与温情
[2025-11-03] -
市残联开展康复健身体育进家庭服务
[2025-11-01] -
政协视察重大项目建设等全市重点工作
[2025-11-01] -
牛粪也能存“银行”?
[2025-10-31] -
从农家女到世界冠军 她用武术实现逆袭
[2025-10-31] -
隆德马铃薯获丰收
[2025-10-31] -
我市各县区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0-31] -
“墨韵清风·扇解清凉”——宁夏首届扇面绘画艺术展在我市开展
[2025-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