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80万亩马铃薯抢收进行时
10月22日,西吉县红耀乡的马铃薯基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机械轰鸣,人工捡拾,农户们正利用近期难得的降雨间隙,弯腰俯身,将一颗颗成熟饱满的“金豆豆”从湿润的泥土中捡拾装袋,全力以赴农时抢收。截至目前,全市已收获马铃薯面积约50万亩,进度近60%。
“前一阵子连阴雨,可把人愁坏了。这几天天刚放晴,乡上就组织大家赶紧抢收,心里一下就踏实了!”红耀乡小庄村种植户陕全龙动作麻利地将一筐筐马铃薯装车,“今年我承包了300亩地种植马铃薯,每天雇了30多名附近村民帮忙采收,目前进度已过半,预计10月底前收完。”为了最大限度提升效率,田间地头采取了“机械+人工”的协同作战模式。小型马铃薯收获机在前面开沟翻垄,将果实整齐地铺在田面上,紧随其后的村民们则迅速进行捡拾、搬运、装车。
这场抢收战的背后,是我市日益壮大的马铃薯产业根基。据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王淑芳介绍,近年来,我市以“种薯繁育、鲜薯外销、淀粉加工、主食开发”为主线,在“产+销”等方面协同发力,马铃薯全产业链格局已经形成。“2025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近80万亩,其中西吉县作为核心产区,种植面积达56万亩。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优化种植模式,提高机械化程度,加之今年马铃薯块茎膨大阶段雨热同期,预计平均亩产将在1800公斤。”
然而,丰收在望之际,挑战也随之而来。“10月份以来,全市出现连续降雨和阴雨天气,导致土地湿度过大、田间泥泞,给马铃薯收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王淑芳说。面对严峻形势,全市上下迅速响应,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攻坚克难。“一是抢时排水晾地。我们密切关注天气,利用一切降雨间歇,及时开挖或疏通田间沟渠,排除积水晾地,为抢收创造窗口期。二是改进收获方式。针对不同田块,分类施策,对地势高、土壤偏沙的地块,优先安排机械收获。三是积极调度农机。统筹全市4000余台马铃薯收获机,进行科学调度,全力保障收获效率。”
在原州区、彭阳县、隆德县等马铃薯主产区,同样的抢收场景正在同步上演。抢收回来的每一颗马铃薯,不仅凝聚着农民一年的辛勤汗水,更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坚实希望,一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守住农民“钱袋子”的丰收保卫战,正在六盘大地稳步推进。(见习记者:姚亚婷 记者:宋昇)
相关新闻
-
同比增长600% 固原机场推进首乘服务成效显著
[2025-10-24] -
“厨王”马青的“潮牌”固原老味道
[2025-10-24] -
我市80万亩马铃薯抢收进行时
[2025-10-24] -
“宁货出山”广州签约1.5亿元 六盘山特色农产品挺进大湾区
[2025-10-24] -
我市开展2025年“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
[2025-10-24] -
固原构建“护苗”全域 屏障:法治护航、文化润心
[2025-10-24] -
我市六十余名残疾人运动员集训结业
[2025-10-23] -
我市多举措保障秋粮颗粒归仓
[2025-10-22] -
将光明留在人间 身躯献给医学
我市青年宣托弟捐赠眼角膜与遗体[2025-10-22] -
我市首家公办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启用
[2025-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