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住最困难群体 “保”住最基本生活 宁夏民生兜底保障网越织越牢
10月23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宁夏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民生领域成果发布会上,自治区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正清用一组组翔实数据,展现了过去五年宁夏民生兜底保障工作的坚实步伐。一张牢牢“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的民生安全网正越织越密。
政策制度的完善为兜底保障构筑了坚实的根基。《自治区社会救助条例》的颁布实施,对社会救助的对象、标准、内容、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填补了自治区在救助领域的立法空白。同时,针对困境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高标准制定的实施方案细化了24项具体举措,致力于实现从“生存”到“发展”的全周期保障,有力护航困境儿童的成长之路。
保障标准的持续提升,显著增强了困难群众的获得感。过去五年,宁夏多项民生保障标准实现稳步增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690元和510元;人均临时救助标准大幅增长,达到2927元;机构内孤儿、社会散居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津贴标准,以及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均有显著提升。其中,人均临时救助标准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已位居西北地区首位。

宁夏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正清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区民政事业发展相关情况。
张正清在现场还透露了明年的“加码”计划:“我们计划明年将机构内、社会面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津贴标准再分别提高510元、440元,一次性达到全国平均保障水平。”这一承诺,体现了自治区对最脆弱群体保障水平的决心与力度。
关爱服务能力的增强,则让兜底保障更有温度。宁夏连续12年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为流浪乞讨人员等临时遇困群体送去关怀。年均保障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43.5万人,实施临时救助10.1万人次,摸排流动和留守儿童信息8.7万条,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达3万人次,实现了未落户流浪乞讨人员的动态安置“清零”。同时,通过推动救助审核权限下放至乡镇、实现市县乡儿童福利机构及地级市精神卫生福利机构“三个全覆盖”,服务网络更加健全,确保了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的目标。
相关新闻
-
“兜”住最困难群体 “保”住最基本生活 宁夏民生兜底保障网越织越牢
[2025-10-24] -
宁夏成功避险防范两起滑坡地质灾害
[2025-10-24] -
“十四五”期间,宁夏17.2万套公租房托起群众“安居梦”
[2025-10-24] -
宝中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2025-10-23] -
2025闽宁产销对接会落幕 固原斩获1.27亿元签约+2150个岗位
[2025-10-23] -
美丽宁夏绘就新画卷
[2025-10-23] -
固原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经验向全国推介学习
[2025-10-23] -
破解低空领域监管难题!宁夏首个低空飞行服务平台上线
[2025-10-23] -
宁夏实现“绿进沙退”历史性转变 荒漠化沙化土地连续25年双缩减
[2025-10-23] -
空气水质连续多年稳定达标! 宁夏多项生态指标居全国前列
[2025-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