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隆德:林地变身“绿色银行” 林下药材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金秋时节,六盘山腹地的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层林尽染。落叶松、云杉的树林下,黄芪、秦艽等中药材舒展枝叶,将这片曾饱受水土流失困扰的土地,装点成了“绿色银行”。如今,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隆德县32万亩林地正释放出强劲的生态经济活力。
近年来,隆德县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抓手,通过创新发展模式、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林下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隆德县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7万亩,先后获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隆德)中药材产业科技核心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自治区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县”“国家乡村振兴道地中药材示范县”等称号。
改革是产业发展的“引擎”。隆德县将深化集体林权改革作为突破口,通过稳定林地承包关系、明晰产权,有效激发了各类经营主体活力。隆德县累计清查林权登记资料7.8万宗,完成山林地确权62.5万亩,明确村域内集体林地边界,维护农民集体权益。目前,隆德县林下药材经营主体已达28家,带动24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
在激活主体的同时,隆德县创新“联农带农”模式,锚定“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按照“政府支持、集体经营、企业出资、农户参与”原则,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流转经营种植林下药材,涉林企业定向收购,政府部门验收补贴,推动生态经济良性发展。此外,林地流转后,企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通过参与生产管理,实现“租金+薪金”的双重增收。
科技与品牌,为产业发展注入“加速度”。隆德县主动对接厦门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柔性引进科技人才30余名,实施科技研发项目50余项,制定出柴胡、秦艽等六盘山道地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规程,进一步提升林地药材质量和产量。同时,隆德县还培育出“隆珍杰”“隆德黄芪”“西北一草”等特色品牌,持续扩大道地药材知名度。目前,隆德县已贯通“林下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建成以“初加工为基础、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加工为主体、中药保健品加工为补充”的加工体系,2024年的加工销售产值超8.5亿元。
如今,六盘山下的中药材田既是隆德县生态修复的“调色盘”,更是乡亲们的“致富田”。下一步,隆德县将继续守牢绿水青山底色,在林下经济产业链延伸、品牌价值提升上深耕细作,让每一寸林地都成为生态富民的“活资产”,持续书写乡村振兴的“绿色答卷”。
相关新闻
-
2025年固原市残疾人体育进家庭项目在泾源县启动
[2025-09-30] -
东海园社区开展庆双节主题活动
[2025-09-30] -
全区首笔“节水贷”落地彭阳县
[2025-09-30] -
原州区三年升级农村公路670公里
[2025-09-30] -
原州区多彩活动欢度“双节”
[2025-09-30] -
宁夏隆德:林地变身“绿色银行” 林下药材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5-09-30] -
冷凉蔬菜“鲜”达沿海市场
[2025-09-30] -
西吉县万亩基地强产业 联农带农促振兴
[2025-09-29]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 西吉县举办“月满中秋庆华诞·共促民族团结情”暨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
[2025-09-29] -
沟道焕新颜 农户底气足
[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