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房喜事
小七订婚啦!这位善于装扮别人新家与婚礼的年轻花房主人,终于将迎来属于自己鲜花簇拥的婚礼。
盛夏七月,繁花似锦。市区太阳城对面的众合花鸟鱼宠市场里,坐落着一家“小七”花房。150余种绿植花卉在200平方米的空间里舒展枝叶——绿萝垂落的藤蔓拂过花架,绣球花团在陶土盆里涨得通红,大叶的绿植被洗得油光发亮,将整个店铺染成一片蓬勃的绿海。31岁的店主李杰正蹲在花间给植物修剪枝叶,指尖沾着黝黑的花土,眼角却漾着笑意。
2008年的秋天,15岁的李杰跟着父亲从泾源县大湾乡来到原州区。“那时候父亲在南河滩市场摆批发摊,一手花盆烧造手艺是从爷爷那里传下来的。刚进城时租房子住,父亲白天在市场搬花卖花盆,晚上就在出租屋里揉陶泥,我和弟弟就在旁边写作业。”父亲的小店是全家生计所系,那双能巧妙烧制花盆的手,支撑着这个家庭在城市置房、扎根、安居,虽然辛苦,却也其乐融融。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杰的声音里带着暖意。就在这个小家以为生活即将翻开新篇时,2014年春天,意外发生了——李杰被确诊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医生说要立刻化疗,父亲当晚就揣着家里仅有的存折去了亲戚朋友家。”34万的治疗费像块巨石瞬间将这个稍有起色的家庭打回原形。父亲揣着借来的钱,带着李杰辗转全国各大医院。化疗的副作用让李杰瘦得只剩骨架,10次化疗,300多个日夜,面对病魔,李杰没有选择屈服。当李杰拿着康复报告单走出医院时,高考早已结束。他没提复读的事,直接跟着父亲钻进了花房。“那时候满脑子都是还钱,替父亲分担。”
沉重的债务像一座大山压在李杰心头,他早出晚归,奔波于西安、兰州等地进货,用心钻研养花技术,精心打理每一株花卉。付出终有回报,自家的生意也渐渐有了起色。
2023年,“小七”花房搬迁至众合花鸟鱼宠市场,经营面积扩大,花卉品种更加丰富,慕名而来的熟客也越来越多,每月净利润稳定在1万元左右,那些曾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债务,终于在去年春天全部还清。他心疼父亲多年的操劳,主动接过生意的全部事务,让父亲能够安享退休生活。
命运的馈赠也接踵而至,今年年初,李杰邂逅了爱情。未婚妻冉丽是他的同乡,美丽大方、勤劳朴素。两人年初在朋友聚会上相识,情投意合。6月,两人订婚,并许下相伴一生的誓言。
目前,冉丽虽在大武口工作,但计划回到李杰身边,共同经营花房。说起家中的喜事,李杰眉眼间满是藏不住的笑意。他还自豪地向记者分享了另一个好消息:2022年入伍的弟弟李满强,在部队里靠着自学,去年考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我没实现的大学梦,他替我圆了。”
对未来,李杰充满期待。他打算为爱人开一家鲜花礼品店,“她喜欢做花艺,我就负责这边的绿植批发。”两人各司其职,携手前行。
记者手记
从农村到城市,从疾病带来的重创到如今生活的美满,李杰一家用两代人勤劳的双手,在困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用汗水浇灌出绚丽的生活之花,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间种出了一片绿洲。他们的故事,是对坚韧、努力与爱的最美诠释。当李杰说起要给爱人开花店时,眼里的光比花还要亮。他们不喧哗,却一步一印,用勤劳在时代的土壤里,种出属于自己的花海。(见习记者:董文娇 记者:安磊)
相关新闻
-
固原优质农特产品暨“六盘山牛肉”宣传推介活动将在银川启幕
[2025-07-04] -
小脚老人的百年记忆
[2025-07-04] -
宁夏本土水稻时隔22年再次获得国家级“通行证”
[2025-07-04] -
科学种植 抢“鲜”上市——固原冷凉蔬菜走俏市场
[2025-07-04] -
花房喜事
[2025-07-04] -
宁夏10部门出台新规推进美丽城市建设 固原市纳入首批建设试点
[2025-07-03] -
从汽车到适老化产品 直接带动消费7.3亿元 我市“焕新”行动激活消费新动能
[2025-07-02] -
构建医护科普体系 筑牢全民健康防线
[2025-07-02] -
西城路社区联合党委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25-07-02] -
市老年大学学员展风采亮绝活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