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源县全链条帮扶助残疾人端稳“就业碗”
在泾源县,一项项精准务实的帮扶举措,正为残疾人托起自立自强的梦想。今年,泾源县积极构建“政策扶持+基地托养+产业赋能+社会联动”的全链条帮扶体系,为残疾人铺就了一条从“输血”到“造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让特殊群体在奋斗中收获尊严与幸福。
走进泾源县残联残疾人托养中心手工教室,学员正在制作苔藓生态缸,指尖翻飞间,青翠的微景观逐渐显现。位于泾源县泾河源镇冶家村的鸿森康健“残疾人之家”的康复训练室里,几名残疾人正在使用器械进行康复训练。“鸿森康健‘残疾人之家’内设多功能活动室、医疗保健室、心理疏导室等,成立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坊,为10多名残疾人提供了辅助性就业,减轻了残疾人的就业压力。”宁夏鸿森康健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柳林森说。
今年,泾源县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4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期,为60名灵活就业残疾人提供帮扶资金12万元,建成7个“残疾人之家”、4个辅助性就业基地,有1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龙头企业,共解决207名残疾人就业。认真实施“阳光助残小康计划”,为泾源县辖区内200户发展特色种养业的残疾人家庭、每户给予一次性补助4000元,帮助其壮大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
在泾河源镇兰大庄村的养殖场,70余头肉牛是养牛专业户兰清芳的奋斗成果。“1995年,我因一场车祸导致残疾,在家养羊时县残联大力支持我,各项培训我都参加了。今年又得到残联‘阳光助残’计划的资金扶持、草料扶持,再加上‘见犊补母’补贴。我家从养殖两头牛发展到70多头牛,年纯收入10万元。”泾河源镇兰大庄村养牛专业户兰清芳说。兰清芳不仅实现了自身增收,其饲草料业务惠及众多农户,实现了从受助到助人的跨越。
这样的产业赋能模式,在企业端也得到积极响应。据宁夏盛飞豪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文介绍,公司和泾源县残联共同合作,打造泾源县残疾人辅助就业基地,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也让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自信。从2023年至今,每年解决十几名残疾人就业,累计发放工资15万余元。
从帮扶资金到工资发放,从就业岗位安置到群众产业收益,泾源县用“政策兜底+基地赋能+产业造血”的创新模式,铺就了一条残疾人增收的幸福路。如今,泾源县残疾人不仅通过辅助就业基地获得稳定收入,更在特色产业发展中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讯员:于小凤 刘 飞)
相关新闻
-
“三支一扶”青年曹雪梅:用信息技术点亮隆德乡村教育之光
[2025-07-01] -
泾源县全链条帮扶助残疾人端稳“就业碗”
[2025-07-01] -
家庭医生进万家 群众健康有“医靠”
[2025-06-28] -
泾源县开展禁毒主题公益徒步活动
[2025-06-27] -
去甘井赴一场夏日之约
[2025-06-27] -
原州区头茬露地西蓝花迎采收期
[2025-06-27] -
隆德县1400万元闽宁协作资金赋能示范村改造提升
[2025-06-26] -
西吉县总工会开展系列活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
[2025-06-26] -
原州区2.19万亩高标准农田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
[2025-06-26] -
彭阳县金融监管支局开展“饭点学防非”活动
[202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