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着力打造全国马铃薯“三大基地”
为进一步推动马铃薯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当前我市正以打造全国优质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全国马铃薯加工基地“三大基地”为抓手,持续擦亮“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全国马铃薯优质产区”金字招牌。
2025年,全市建设马铃薯种薯基地10个、示范种植基地10个,计划完成马铃薯种植面积80万亩,预计产量115万吨以上。其中,原原种繁育能力1.6亿粒;原种和一级种薯繁育生产面积12万亩,繁育优质种薯30万吨。支持全市15家马铃薯加工企业收购淀粉型马铃薯85万吨,加工淀粉12万吨,生产全粉2万吨、“三粉”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可达80亿元。
打造全国优质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
选育优新适销品种。依托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强化与中国农科院、宁夏大学及甘肃、青海等周边省区科研院所(校)合作交流,在满足本地生产所需基础上,锚定目标市场,引进菜用型、淀粉加工型和食品加工型品种2个至3个,引进脱毒核心种苗200万株。
抓好种薯繁育。以原州天启、西吉佳立、恒丰、向丰等马铃薯繁育企业为主,加强质量管控,加大设施设备改造,使原原种繁育能力达1.6亿粒。在六盘山外围等隔离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设原种基地1.5万亩、一级种薯基地12万亩,繁育优质种薯30万吨。
完善三级种薯繁育推广体系。针对种薯产业链没有延伸的问题,引导企业在种薯生产过程中对种薯进行统繁、统贮和统供,做好繁种与用种环节的衔接。规范种薯质量检测监督机制,稳定种薯质量。
开拓种薯繁育市场。按照“种薯自主、贯通西北、积极开拓”的思路,实现60%的原原种保障本地生产,40%的供应新疆、内蒙古等地;50%的原种、一级种供应当地,50%的供应新疆、内蒙古、广西、云南等马铃薯种植大省,同时积极开拓南方冬作区和中原二作区的种薯市场。
打造全国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
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区发展。以满足淀粉加工需求和优质鲜薯市场需求为目标,积极推进淀粉加工型、主食开发型、早熟菜用型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使商品薯种植面积达68万亩,其中淀粉加工型40万亩、主食开发型23万亩、菜用型5万亩。
按照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整地播种、统一测土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化“五统一”管理模式,集成推广脱毒良种、绿色防控、物理防治、起垄覆膜、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整乡推进建设抗旱增产示范标准优化基地10个,争取亩产量提高5%以上,节本增效10%以上。预计今年全市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技术覆盖率达50%以上,抗旱栽培技术应用率达100%,可生产商品薯85万吨。
打造全国马铃薯加工基地
培优加工企业。改造提升华尔晶、利华、长城、万里、向丰等15家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合并等形式,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马铃薯淀粉加工“新雁阵”,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约化经营,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企业产值。支持雪川六盘山食品(宁夏)有限公司继续扩大规模,完善生产设施设备,在做好马铃薯精深加工、提高产能的同时,积极落实土地流转续签任务,确保原料供应充足。依托勇兴、宏丰、伟华、黄土地等企业,积极开展马铃薯“三粉”类产品研发工作,形成新的产业增长极。
提升淀粉加工能力。以现有15家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为主,帮助企业改善原料仓储条件,提高仓储量,扩大产能。鼓励企业学习借鉴其他省市淀粉加工企业绿色、环保生产方法,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给企业创造良好生产发展空间。2025年全市预计收购加工当地马铃薯50万吨、外地马铃薯35万吨以上,可加工淀粉12万吨。
提升其他马铃薯制品产能。依托雪川六盘山食品(宁夏)有限公司,年可种植和收购薯条加工型马铃薯35万吨,加工薯条、薯饼等制品15万吨。支持雪川食品公司2万吨全粉生产线投产,年可生产马铃薯全粉2万吨。进一步提升“三粉”(粉丝、粉皮、粉条)产能,年产量达2万吨。继续加大酸辣粉、马铃薯馒头、包子、馓子、麻花、挂面、米粉、饼干、面包等马铃薯产品研发,不断丰富马铃薯产品品类。
为加快“三大基地”建设步伐,我市将进一步控制马铃薯有害生物危害;提升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强马铃薯仓储设施建设,确保全市马铃薯病虫草害损失率降低到3.71%以下;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到84%;标准化贮藏能力达90万吨。(记者:张维强)
相关新闻
-
我市着力打造全国马铃薯“三大基地”
[2025-05-07] -
从产地到餐桌
[2025-05-07] -
“五一”假期我市开展多类促销活动30余场点燃消费热潮
[2025-05-07] -
市市场监管局原州区分局开展“民用三表”集中整治
[2025-05-06] -
这山这水这青春——宁夏青年追梦者群像
[2025-05-04] -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深根厚土,拔节抽穗桑梓地——西海固乡村振兴路径调查之四
[2025-05-03] -
综合施策稳增长 全力攻坚补缺口 宁夏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2025-05-03] -
宁夏将扩容普高“学位”
2030年升入普高学生比例达85%以上[2025-04-30] -
祝贺!宁夏34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京接受表彰!
[2025-04-29] -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全市医疗保障工作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