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网红”火起来
最近,记者在采访中挖掘宣传了一些乡土“红”人:“94年看着像49年”的彭阳县城阳乡杨坪村党支部书记张玮,辞去城市工作返乡创业的原州区炭山乡石湾村90后杨宗琴,玩快手六七年的老网民、原州区炭山乡阳洼村78岁村民马生学。
记录日常生活本真,推介家乡美食美景,短视频让他们走红网络。张玮、杨宗琴、马生学创作的根基是乡土,创作的激情是乡情,创作的作品是乡味,“读书是为了建设家乡,而不是逃离家乡”“对农村始终有一种说不清的依恋”“想赶一回时髦”,这些源自心底的朴实,就是网民喜欢的理由。网民的喜欢汇聚了流量,他们将流量变成了吸引游人打卡乡村的客量、出售家乡土特产的销量。这样的“红”,有价值,有意义。
网络时代时时能产生网红。但当下,网红也时不时催生出乱象。比如最近的郭有才,一首《诺言》一夜成名。几日内菏泽火车站上演“群魔乱舞”,又几日在网民的一片骂声中草草收场,可谓丑态百出。网红大致有两种,一种专注干一些诸如传播知识、传递温暖等正能量惠及大众的事;一种专注于以各种噱头谋求个人最大效益。短视频、网红带偏价值观的问题不容忽视!
张玮、杨宗琴、马生学凭着一股子“泥土味”拥有了一定的粉丝,但在浩瀚的网络世界里,目前他们还不够“红”。但我们希望他们尽快“红”起来,更需要他们“红”起来。因为,我们需要更多正能量网红以正气压住歪风,引导正确价值观;我们需要更多正能量网红,驱赶乌烟瘴气,共创网络空间清新明朗;我们需要更多正能量网红释放个人小能量,汇入发展大潮流。我们也希望共育一方乡村网红成长发展的沃土,给他们创造机会,为他们提供平台,帮他们设置话题,合力托举他们火起来。作为一个普通网民,我们也希望你能把更多目光投向他们,把更多点赞送给他们。(记者:文丽荣)
相关新闻
-
把好文章写在大地上
[2025-10-23] -
王海娟:“绣”出人生新画卷
[2025-10-22] -
黄海之滨,西海固文学推开版权之窗
[2025-10-21] -
西海固文学:从“文本创作”迈向“产业转化” 集体亮相青岛版博会 版权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5-10-20] -
固原200名学生中卫研学:探寻治沙智慧 体验多元文化
[2025-10-19] -
首届西海固 “文艺两新” 金秋笔会举行
[2025-10-18] -
为咱老百姓点个赞丨黄土地上的“百灵鸟”飞向全国
[2025-10-17] -
“六盘高峰”纪念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90周年主题摄影展亮相固原
[2025-10-16] -
书香为伴 | 重生
[2025-10-10] -
讲述 | 海子峡
[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