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年味
《过大年》人物画①
《过大年》人物画②
《过大年》人物画③
《过大年》人物画④
在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里有这样一段话:“年味越来越淡,只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失去了吸引力……母亲每到过年就抱怨:吃什么呢?你们想吃什么呢?儿女都说随便,您随便做。只好年年依旧。”
如果要问什么时候年味最浓,得到的多数回答一定是“小时候”。
小时候的年味,是那热闹拥挤的长街上,响彻街头巷尾的喜庆欢快的歌声。
小时候的年味,是那琳琅满目的年货摊位前,小孩牵着大人的手,踮起脚尖四处张望的眼神。
小时候的年味,是那热气腾腾的灶台前,奶奶外婆手摇木勺熬制的香甜年糖。
小时候的年味,是那不时摆弄新衣新鞋却又小心翼翼试穿又脱下的激动心情。
小时候的年味,是那爷孙俩扛着梯子提着糯米糨糊贴对联挂灯笼的温馨画面。
小时候的年味,是那小伙伴们欢聚在一起说着趣事吃着糖果的热闹场面。
小时候的年味,是那从早到晚响彻云霄,震耳欲聋的花炮声。
……
似乎,那时的年味才是具象的。
如今,只有当马路上挂起了红灯笼,商场换上了更应景的装饰,我们才恍然知晓,“哦,快过年了呀!”
可能是见识过小时候更加浓郁的年味,所以总觉得现在的年差了点什么。
但究竟差了什么,谁也说不准。
在隆德县,就有这样一位耄耋老人,有着20多年县志编撰经验的他,为了留住“年味”,在退休闲暇之际,以画笔描绘年少时“过大年”的热闹景象。
《过大年》人物画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北乡土民情为背景,分忙腊月、闹正月两卷,每卷长10米,描绘了数百位人物形象。从腊月初八到二月初二,近两个月的“年味”,用尽了苏维童近十年时间。画卷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亲切生动的过年场景和朗朗上口的仪程词,留住的是苏维童对过往岁月的记忆,更是对“过大年”的美好回忆。(记者:芦淑颖 安磊 蔡雪莉)
个人简介
苏维童 字少卿,隆德县人。曾编撰《隆德县志》、任副主编。现为宁夏美协会员,宁夏书协会员,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隆德社火脸谱)代表性传承人”。苏维童自幼受家庭文化熏陶,擅长书法绘画,其作品入编《当代书画家墨迹选》《96韩中书法名家交流精品选》《世界华人书画篆刻家大辞典》《国际现代书画名家教授大辞典》《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博览》等15部典籍。平日里,苏维童还致力于对民俗文化的挖掘、继承和创作,代表作有《传统二十四孝图解》《绘图朱子家训》《戏剧脸谱三百图》等。
相关新闻
-
书香为伴丨《文 城》
[2025-08-15] -
《命若朝霜》——《红楼梦》里的法律、社会与女性
[2025-08-08] -
“00后”讲解员为家乡文物代言
[2025-08-08] -
“记得住乡愁”的西海固文学“离土”表达——马永珍诗歌阅读分享暨西海固作家石羊村(宋家洼)采风活动举办
[2025-08-07] -
“科普小达人”展风采 固原市科技馆开展第二届小小讲解员大赛
[2025-07-31] -
我市举办“青思享·青廉说”年轻干部理论宣讲比赛
[2025-07-30] -
“六盘星火 创意新程”数智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宁夏师范大学举行
[2025-07-28] -
欧家洼的红梅杏
[2025-07-24] -
书香为伴|《活 过》
[2025-07-18] -
讲述|我的南门菜市场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