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营企业柔性引进“两院院士”148人!宁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10月8日,记者从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我区聚焦民营企业发展,打好人才引、育、用、留“组合拳”,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目前,已累计为民营企业直接引进博士38名、硕士164名;在民营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6个、专家服务基地各63个,柔性引进“两院”院士148人、国内知名专家493人。
人才兴,则产业兴。我区实行倾斜性差别政策,给予引进到企业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硕士连续5年每月发放3000元至5000元补助,给予到企业工作的全日制博士发放安家费26万元;加大企业预引进优秀在读博士、在读硕士支持力度,资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3万元、2万元。目前,累计发放补贴1147.45万元。
为推动民营企业打造聚才引智吸引人才“强磁场”,我区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通过加强载体建设、加大技能扶持、降低育才成本等措施,在民营企业建立22家自治区人才小高地、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民营企业选拔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132人;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72个、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4个,其中民营企业占8%,给予每个技能人才载体10万元至100万元的建设补贴;年均培训专业技术人才4000余人,参培人员向民营企业倾斜;对在民营企业组织培训取得证书后享受1000元至6000元培训补贴。2019年以来,为15万名民营企业职工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或以工代训补贴1.5亿元。
我区制定支持民营企业职称评审十条倾斜措施,打破民营企业人才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限制,打通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最大限度推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仅2022年全区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取得各级职称11412人。针对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相对集中的工程系列,实行人才多元评价,出台建筑、交通、水利等15项专业评审条件,增设网信安全、科学传播、技术经理人等职称专业,破除职称评价“一尺量”,近五年来,企业因业绩贡献突出破格晋升高级职称217人,占破格人数的67%。
我区坚持激励与服务并重,将民营企业人才纳入各类人才工程推荐范围,鼓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层次人才认定,各类高层次人才凭证享受职称评审、子女入学、配偶就业、休假疗养等21项服务保障。近五年,从民营企业选拔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名,推荐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15名,自治区技术能手、塞上技能大师40名。
相关新闻
-
我市着力打造全国马铃薯“三大基地”
[2025-05-07] -
从产地到餐桌
[2025-05-07] -
“五一”假期我市开展多类促销活动30余场点燃消费热潮
[2025-05-07] -
市市场监管局原州区分局开展“民用三表”集中整治
[2025-05-06] -
这山这水这青春——宁夏青年追梦者群像
[2025-05-04] -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深根厚土,拔节抽穗桑梓地——西海固乡村振兴路径调查之四
[2025-05-03] -
综合施策稳增长 全力攻坚补缺口 宁夏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2025-05-03] -
宁夏将扩容普高“学位”
2030年升入普高学生比例达85%以上[2025-04-30] -
祝贺!宁夏34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京接受表彰!
[2025-04-29] -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全市医疗保障工作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