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何以冲上热搜
“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的这条建议冲上热搜。他表示,近年来,外卖、电商、网络直播等吸引大量的年轻人就业,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导致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愈加突出。他建议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鼓励支持年轻人争当产业工人,缓解制造业招工难问题。
作为一位来自制造类企业的代表,有这样的担忧、提这样的建议,无疑是基于一定的现实考量。张兴海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制造业人才缺口2200万,近5年平均每年150万人离开制造业,而与制造业劳动力流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快递从业人数突破1000万。
事实上,制造业缺工的问题由来已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有43个职业属于第六大类职业——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自2019年第三季度该排行发布以来,制造业类职业占比一直较高。
如果往前追溯,早在快递、外卖出现之前,多家媒体就关注到服务业与制造业“抢人”的问题:一些年轻人宁可去当服务员,也不愿进车间当工人。
今天,“90后”乃至“00后”的年轻人有了更多元的就业选择。上述热搜新闻下,有网友的点评具有一定代表性,“送外卖相比于进厂,身体上比进厂累,精神上比进厂不那么累,还相对自由,也算是多劳多得”。
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岗位,不同时代的年轻人会有不同的职业追求、对一份更好的工作会有不同的定义。
再往前追溯,曾经还出现过制造业与农业“抢人”的问题。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80后”不想种地,“90后”不懂种地,人们一度有过“年轻人都去打工了,谁来种地”的忧虑。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拉开帷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回到农村,或投身生态种植养殖业,或经营网店、开民宿等,路越走越宽。当年轻人能从中找到足够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农业的吸引力和活力自然就回来了。
同样,我们希望更多年轻人选择从事制造业,就需要切切实实增强制造业的吸引力。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在驱动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投身其中。
薪资待遇的提高、劳动条件的改善、劳动保障的完善、成才空间的拓展,都是能够有效提升制造业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当年轻人感到进工厂当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是一件挺体面的事,才能从根子上解决制造业的缺工问题。
对于快递、外卖、直播这样的新就业形态,在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同时,也应该在劳动保护、技能提升、成长空间上有所改善。像送外卖,一度被认为是“吃青春饭”,缺乏技术含量,没有成长空间。如果长此以往,也难免会被劳动者“用脚投票”。好在有关方面正在顺应现实需求,着力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去年底发布《网约配送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将网约配送员职业分为五个等级,明确了各等级需掌握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让网约配送员拥有更加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
某种程度上说,如果因为缺工而引发跨产业间在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劳动保障方面的比拼,倒是件好事。无论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无论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能读懂当下的年轻人,了解其多层面需求,切实提高岗位的吸引力,才是能招得来人、留得住人的关键,才是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关新闻
-
宁夏师范大学举办新时代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
[2025-07-17] -
宣武医院50名专家来我市走基层送健康
[2025-07-17] -
我市举办统筹推进“两化 一振兴”专题培训班
[2025-07-17] -
宁夏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5-07-17] -
市纪委监委召开2025年全市纪检监察重点工作推进会
[2025-07-16] -
宁夏四重优势构筑投资热土
[2025-07-16]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在市人民医院开展“走基层送健康”活动
[2025-07-16] -
这个夏天辽宁宠客!100元玩转故宫和千山两大顶流景区
[2025-07-16] -
宁夏主导制定的全球首个枸杞属植物测试标准发布 确立枸杞新品种国际通行“画像”
[2025-07-16] -
宁夏上线“医保钱包”跨省共济功能 可将职工个人账户资金划转至被共济亲属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