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先行区 固原做贡献·“四大提升行动”惠民生丨“互联网+”赋能群众医疗健康
前段时间,西吉县兴隆镇村民马国兰因胸闷气短来到西吉县人民医院兴隆分院检查,做完CT后仅13分钟就拿到了由县医院远程诊断的CT影像报告单。在医生的提示下,马国兰通过扫描报告单上的二维码,看到更为直观、清晰的电子影像,她由衷感慨:“真是太方便了,在家门口就有专家看病,而且不用带片子,手机扫码看得清清楚楚。”
这样的远程诊疗场景在兴隆分院并不鲜见,这是西吉县智慧医疗建设的一个缩影。医疗卫生事业关乎千家万户,就医高效便捷,是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之一。兴隆分院互联网诊疗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兴隆分院医疗科全科,医生仇佳童将73岁患者唐金扎的身份信息输入医共体信息平台,看到患者之前在县内医院的就诊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仇佳童第一时间掌握了患者病情并及时作出诊断:“老人有高血压性心脏病,这次头晕和血压偏高有关,需要住院治疗。”
就近就医、网上看病,让患者越来越省心。在导医台,76岁的马建荣告诉护士,自己家住兴隆镇王河村,护士马上帮他预约家庭签约医生,并帮他分诊挂号。马建荣于4年前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现在每三个月要定期检查,以前儿子开车送他到县医院,往返需要大半天时间。现在到兴隆分院检查,早晨9点出门,不到11点检查完毕。“方便省事,再不用折腾一天了。”马建荣说。
“互联网医疗用在线代替‘在位’,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农村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既解决了去外地耗时长、花钱多等问题,也有效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兴隆分院院长马文林说。
对农村患者而言,“互联网+医疗健康”带来的变化看得见、感受得到。从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老三样”,到如今的四维彩色B超诊断仪、远程心电图机、经颅多普勒等远程诊疗设备;从早期可治疗病种60余种到现在的100余种,兴隆分院每年远程诊治患者1000例以上,农村90%的常见病、多发病能够留在基层诊治,年门诊量从2015年的3.3万人增加到现在的7.6万人,极大满足了周边群众健康及就医需求。
近年来,兴隆分院在加强智慧医疗建设、深化人才引进培养、创新健康教育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探索,基本实现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目标,让患者“零距离”享受县级以上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同时,实行“先住院、后付费”等一站式结算服务,优化医疗费用结算模式、减轻患者垫资压力,让诊疗服务更暖心。目前,兴隆分院已成为固原市唯一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荐标准的基层医疗单位。(记者:胡欣 梁园)
相关新闻
-
我市启动消防宣传月活动
[2025-11-08] -
我市“四步法”推动党建指导员派驻工作提质增效 六百八十三名指导员精准赋能新兴领域
[2025-11-08] -
宁夏出台特殊困难群体殡葬救助新办法
[2025-11-08] -
前三季度我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领跑全区
[2025-11-08] -
魏氏砖雕斩获2025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2025-11-08] -
“六盘保姆”入选首批“宁夏工匠”技能品牌
[2025-11-07] -
凝聚思想共识 激发奋进力量 我市各部门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1-07] -
我市多措并举打造优良营商环境
[2025-11-07] -
市领导看望慰问新闻工作者
[2025-11-06] -
宁夏出台新规强化行政复议力量 筑牢行政争议化解“人才基座”
[2025-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