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养老服务床位达900万张 我国提出“十四五”养老硬指标
到2025年,养老服务床位总量达到900万张以上,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达到100%……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设定多个主要指标,破解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难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7亿。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此次印发的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如何满足等具体问题给出明确答案,并从养老服务床位的总量与结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供给、特殊困难老年人需求保障、提升老年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设置主要指标。
《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养老服务床位数达到821万张。我国九成以上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尽管养老服务供给总量不断增加,但居家社区养老和优质普惠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为此,规划提出,到2025年,养老服务床位总量达到900万张以上,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达到100%。
“老年人哪里多、我们就把养老服务机构办在哪。”民政部等部门表示,顺应老年人居家就近养老期待需求,“十四五”时期将推进老旧城区、已建成居住(小)区基本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推动构建城市社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让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更丰富、更便捷、更有质量。
失能(含失智)老年人的照护是养老服务的难中之难。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有4000万人,拥有足够的保障失能(含失智)老年人的护理型床位,才能体现养老服务机构真正的照护服务能力。考虑当前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存在的供给结构问题,规划设置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这一指标,并要求到2025年达到55%。
解决老年人“长寿不健康”问题,规划提出到2025年设立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占比达到60%以上;围绕养老服务人才不足问题,规划提出到2025年每千名老年人配备社会工作者人数保持1人以上;针对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现象,规划提出到2025年老年大学每个县(市、区、旗)至少1所……
规划要求强化各地落实规划的主体责任,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将规划主要任务指标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和目标责任考核内容。
相关新闻
-
我市启动消防宣传月活动
[2025-11-08] -
我市“四步法”推动党建指导员派驻工作提质增效 六百八十三名指导员精准赋能新兴领域
[2025-11-08] -
宁夏出台特殊困难群体殡葬救助新办法
[2025-11-08] -
前三季度我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领跑全区
[2025-11-08] -
魏氏砖雕斩获2025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2025-11-08] -
“六盘保姆”入选首批“宁夏工匠”技能品牌
[2025-11-07] -
凝聚思想共识 激发奋进力量 我市各部门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1-07] -
我市多措并举打造优良营商环境
[2025-11-07] -
市领导看望慰问新闻工作者
[2025-11-06] -
宁夏出台新规强化行政复议力量 筑牢行政争议化解“人才基座”
[2025-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