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发布遗产报告集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集(2022)》19日在北京发布。
报告集包括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和区域发展七个单册,由北京冬奥组委与北京体育大学共同编制,反映了自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以来,筹办工作在促进冰雪运动普及发展、冰雪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社会文明进步、奥林匹克和冰雪文化普及推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办城市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的遗产成果。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冰雪运动进校园、二氧化碳制冷技术等科技创新成果,以及三赛区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的设立等议题,均在报告中出现。
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副部长王仁华介绍,创造丰厚的冬奥遗产,为主办城市和广大民众带来长期、积极的收益,符合国际奥委会的改革精神,也是成功办奥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北京冬奥会诸多筹办成果已转化为现实遗产,使广大人民群众提前受益。
“奥运遗产工作没有成型的国际规则可循,往届也没有系统的工作方法和模式可借鉴。国情、文化不同,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模式也不尽相同。”王仁华说,北京冬奥会是《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后第一届从筹办之初就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奥运会,北京冬奥组委积极探索创新,将遗产理念和遗产实践贯穿筹办工作始终。
据了解,在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指导下,北京冬奥组委与多方密切协作,2018年11月组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协调工作委员会;2019年发布实施遗产战略计划;2021年6月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2020)》;与国际奥委会共同制定的《遗产评估体系(KPI)》和《场馆遗产计划通用模板》已被国际奥委会推介至东京和巴黎等其他奥运会组委会。北京冬奥遗产工作在很多方面为未来奥运会提供了示范和借鉴,成为奥林匹克遗产领域的先行者。
据悉,此次发布的是赛前遗产报告。北京冬奥会期间还将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案例报告集(2022)》,后续还将陆续发布赛后遗产报告,评估和宣传北京冬奥会的长期影响力和收益。
相关新闻
-
一路繁花活力添——宁夏奋力打好市场主体提质增效攻坚战
[2025-11-09] -
宁夏当代舞《岩话》斩获中国舞蹈“荷花奖”
[2025-11-09] -
我市启动消防宣传月活动
[2025-11-08] -
我市“四步法”推动党建指导员派驻工作提质增效 六百八十三名指导员精准赋能新兴领域
[2025-11-08] -
宁夏出台特殊困难群体殡葬救助新办法
[2025-11-08] -
前三季度我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领跑全区
[2025-11-08] -
魏氏砖雕斩获2025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2025-11-08] -
“六盘保姆”入选首批“宁夏工匠”技能品牌
[2025-11-07] -
凝聚思想共识 激发奋进力量 我市各部门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1-07] -
我市多措并举打造优良营商环境
[2025-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