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展特色活动 让博物馆融入美好生活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围绕“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主题,我市策划推出了展览展演、文创产品集市、公益性文物鉴定咨询等16项活动,展示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提升文物保护意识,持续挖掘博物馆的巨大潜力和影响力。
在固原博物馆一楼展厅,青铜车轴饰、象牙梳、玉蝉等382件文物吸引了市民驻足观赏,由固原博物馆联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发现获国—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城址考古成果展”开展,这是对2017年以来彭阳姚河塬西周城址考古发掘成果的首次全面呈现。同时,在原州区长城博物馆举办战国秦长城“西陲雄风”主题展览,展览分5个展厅,展出了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年间的1100余件文物,介绍了长城溯源、历代长城以及固原一带的战国秦长城的战略防御位置等文化内容。两个展览将持续至8月底。
市民观赏姚河塬西周城址文物
市区博物馆广场人头攒动,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木雕、砖雕、剪纸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琳琅满目的地方特色产品吸引市民购买。“今天带来的文创产品有集邮册、小镜子、钥匙扣、U盘、鼠标垫等,在设计上突出固原元素,既实用又有特色,受到大家的欢迎。”固原博物馆文物修复员张旭莹说。文创集市上,宁夏博物馆也带来了多种文创产品,陈列技术部馆员陈可心向固原市民推荐妙娃系列的衍生品,这也是宁夏博物馆去年推出的首个IP形象。“妙娃是根据西夏文物‘迦陵频伽’的原型所做的设计。目前看到的行李牌、尺子、头绳等文创产品实用性强,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宁夏文物和历史。”陈可心说。
在公益性文物鉴定咨询台前,不时有市民咨询并预约登记。固原博物馆邀请区内外文物鉴定修复专家为市民提供民间收藏文物免费鉴定咨询服务,现场展示文物修复技艺,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文物收藏理念,普及文物保护和收藏鉴定知识,满足收藏爱好者的文物鉴定服务需求。
此外,游馆集章、打卡纪念、线上知识竞答、“旅宁夏·品美食”暨“固原好味道·醇香飘四海”美食等活动,也带给大家别样的体验。当晚,“博物馆奇妙夜”活动邀请8岁至15岁的青少年参加,分为传统服饰秀、传统礼仪互动展示及夜间寻宝3个部分。讲解员脱去制服,换上了从史前文明到明清朝代的传统服饰为大家讲解相关历史知识,展示汉代婚礼礼仪,让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加深入地了解固原历史文化。来自宁夏师范学院的10名大学生志愿者和博物馆工作人员一道给青少年讲解相关历史故事。“我学的是历史学专业,作为一名志愿者来到固原博物馆,引导更多的人观赏精品文物,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奋进力量。”宁夏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大一学生马海洋说。
“看展览、买文创产品,了解了一些文物方面法律法规,希望今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大家对固原历史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市民张明说。线下活动举办的同时,我市还采取“文创+”沉浸式方式,推出数字展览与数据共享服务,开展云展览、云教育等活动,让游客足不出户就能线上游玩和参观,让博物馆“活”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助力美好生活。(记者 余亚丽 杨雅倩 何恩波 白健业 实习生 杨吉儿)
图片由本报记者 王 彤 王 沛 余亚丽 何恩波 摄
相关新闻
-
我市“金徽杯”乒乓球联谊赛火热开打
[2025-04-26] -
“流量”变“增量” “颜值”变“产值” 六盘山山花节启动农文旅消费新引擎
[2025-04-14] -
脚步丈量信仰 青春对话历史 ——固原“行走的思政课”三十年坚守与创新
[2025-03-28] -
生活随手拍丨“活起来”的大课间
[2025-03-21] -
隆德县八千五百亩供港蔬菜播种新希望
[2025-03-18] -
阳光课间 活力绽放
[2025-03-13] -
联动报道|一堂课,行走天地间
[2025-03-06] -
魏氏砖雕:从百年传承到现代创新
[2025-03-05] -
古城“燎疳”来压轴 隆德“非遗过大年”引客18万人次带动消费620余万元
[2025-02-21] -
原州区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