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在外工作的人们陆续返乡,老百姓的喜事也会集中在这段时间举办,行走在乡村的厨师们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现在的乡村,每当遇到婚丧嫁娶等大事,都会请乡村厨师操持宴席,乡村厨师最基本的要求是厨艺好。
1月14日凌晨6时,原州区头营镇南屯村的乡村厨师巩耀军开着餐车出发了,他要赶往20公里外的一户人家做席。当日,这家出嫁女儿,亲戚朋友和邻居都会过来祝贺。
随车带去的有帐篷、塑料凳、10张圆桌、大锅等装备,以及前一天预制的牛肉、羊肉、猪肉、鸭肉、鱼肉和蔬菜。按照计划,这一天,他要做出30桌饭菜。
卸货、搭棚、洗菜、支锅,灶口喷出的火焰驱散了冬日的寒意。巩耀军的团队分工明确,分为荤菜和素菜制作;蒸箱也升腾起热气,几口大锅前,巩耀军挥铲炒肉、煎炸;制作凉菜的几名妇女身着统一的厨师服装,正在切肉和制作凉菜拼盘,旁边几名主人家的亲戚帮忙洗刷碗碟。
人间烟火气,乡情美味浓。大锅排列,碟盘摆满,翻炒之间,鲜香四溢。炒菜时,巩耀军没有多余的话和动作,只在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喊一句,旁边总会有人按照他的要求,递来锅碗厨具或者是调味品。做好的菜被盛到大铁锅里,只等当天主事的“总管”叫上一声:“上菜!”巩耀军就会把菜分装好,由一群小伙子端上宴席。
农历腊月初九,原州区彭堡镇申庄村村民顾全礼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大红的喜字贴在醒目位置,婚宴大棚内暖意融融,棚外几口大铁锅冒着热气。凉拌蹄花、蜜汁芸豆、肚丝汤、清炖羊肉……菜单上8道凉菜和8道热菜。端下来的盘子内除了汤汁,基本啥也没剩。“用心制作,食材实惠,亲戚和邻居都满意。”顾全礼说。
让人满意的手艺成为巩耀军不断接到宴席订单的重要原因。按照他的话说,如果大厨做的菜端上去是多少,端下来还是多少,要么说明大厨手艺不行,要么说明大厨心里没计算好,给雇主家造成浪费。
“因为是喜事,所以样样要体现出双数。”从事厨师30年,巩耀军对农村的宴席风俗和讲究了如指掌。
巩耀军现在接到的宴席订单大部分是“一条龙”服务,“连餐巾纸都要带过去。”巩耀军说。饭菜、桌椅、碗筷等物品全部由巩耀军负责,相当于这场宴席全部承包给他。
十几年前,有着在北京饭店当厨师的基础,巩耀军回家照看母亲期间,他看准了农村宴席市场。
最初在乡村办宴席,主人家需要劳心劳力。在自家露天支起锅灶、摆好桌椅,从场地布置到食材采购再到食物制作,所有的工序主人家都要经手办理,还要邀请厨师,由主人家为其搭配好清洗、切配、打杂等人。
巩耀军说:“刚开始做的时候,主动上门给人家做厨,刀具、调料都是自带,到了主人家,根据已备好的食材,按照主人家的要求免费做,算是毛遂自荐。做了三场之后,手艺被认可,也渐渐有了名声。大家都知道我的手艺好,我才开始收取一定的费用,一场挣100元到200元的人工费。这期间,我也是一边做菜,一边了解市场。”巩耀军说。
前些年,家底殷实的农户开始把宴席外包,主人家乐得轻松。这几年农村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请乡村厨师全包宴席已不是新鲜事。乡村厨师“一条龙”服务,省时又省心。
经过十多年摸爬滚打,今年46岁的巩耀军已经有了自己的乡村流动宴席团队,生意好的时候,一年能承接近60个订单。组建团队、宴席的掌舵、食材采购,巩耀军是带动这条农村宴席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每次宴席上最少需要带上五六个帮手。“将来一定是越来越好,2025年开春后,我就准备着手在我的农家乐院子里扩建一个可以容纳80桌酒席的宴会厅。”巩耀军说。(记者: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