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南味居:一口糕点里的记忆和文化
“我们传承的不仅是味道,更是记忆和文化。”别建军用这句话总结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的意义。
初春,天气逐渐回暖,阳光洒在市区老街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糕点香气,跟随香味来到了宋家巷下东海商业街财神楼西边一家名为南味居的老店,掀开门帘,54岁的别建军边同顾客寒暄边打包糕点,这位与糕点相伴数十年的手艺人,对糕点有着特殊的情感。
从“爱吃”到“爱做”,别建军与糕点的缘分,始于一个简单的理由。“小时候嘴馋,爱吃,那时候就想着,要是能自己做该多好。”别建军回忆道。18岁时,他向叔叔马维其学习制作绿豆糕和水晶饼,学习了6年后,别建军开始独立经营南味居,继承了这门即将失传的手艺。绿豆糕和水晶饼是南味居的招牌,也是别建军的拿手绝活。绿豆糕细腻绵软,入口即化;水晶饼晶莹剔透,香甜可口。别建军说,制作这些糕点,没有捷径可走,全靠经验和手感。“从配料到蒸制,制作传统糕点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研究。”这句话的底气,源于别建军与糕点打了数十年的交道。别建军始终坚持纯手工制作,和油酥、擀面皮、团馅料……在他看来,只有手工制作,才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糕点的传统风味。也正是这份坚持,让南味居的糕点深受老一辈人的喜爱。“水晶饼配上美酒,香味拉满,直接吃不够。”60多岁的翟凤莲是南味居的老顾客,平时在北京帮女儿照看小孩,逢年过节回到固原时,必买水晶饼和绿豆糕去看望老朋友。
坚持最传统的手工制作,糕点的包装也沿用着最传统的方式。将水晶饼整整齐齐地放入袋中,用彩色的油纸包裹,对折再对折,贴上对应的标贴,用麻绳捆扎,一份糕点就打包好了。别建军说:“这种包装方式最能体现传统糕点的韵味。”在别建军的指导下,妻子张晓兰也学会了制作水晶饼和绿豆糕。夫妻二人齐心协力,将南味居经营得有声有色。2021年6月,南味居的水晶饼制作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无疑是对别建军多年坚守的最大肯定。2022年9月,固原南味居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中华面点知名品牌。2023年,在第一届厨神争霸全国厨艺创新大赛暨预制菜高峰论坛活动中,别建军荣获厨神争霸特金奖。
近年来,随着南味居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别建军也改变了以往传统的销售方式,开辟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新路径,让更多的远方顾客能品尝到南味居的绿豆糕与水晶饼。多年来,他见证了传统糕点的兴衰,也亲身体会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每一块糕点都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如今,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糕点。“只要还能干得动,我就会一直做下去,当然还是希望能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南味居不仅是一家糕点店,更是承载着儿时记忆与情感的桥梁。在这里,一口糕点,便能唤起人们对旧时光的怀念。别建军用数十年的坚守,让南味居的糕点香一直飘荡在这条老街上,温暖着更多人的记忆。(见习记者:高娟莉 记者:李 蕊)
相关新闻
-
非遗|南味居:一口糕点里的记忆和文化
[2025-03-26] -
宁夏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固原赛区预选赛举行
[2025-03-25] -
固原市作协荣膺“文艺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2025-03-24] -
固原市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西吉县第一届“石榴籽”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功举办
[2025-03-23] -
《透过地理看历史》
[2025-03-21] -
口弦 | “三二八”往事
[2025-03-20] -
乡村小卖部里的农民女作家
[2025-03-20] -
口弦 | 幸福很简单
[2025-03-20] -
口弦 | 春之更迭,岁月之思
[2025-03-20] -
口弦 | 盛开的含羞草
[2025-03-20]